第5部分(2 / 4)

小說:暴君的偉大 作者:瞎說唄

中級貴族家庭的張衡,《隋書?張衡傳》言其“幼懷志尚,有骨鯁之風”,年僅十五歲就受學於當時國家最高學府——太學,國家級的貴族子弟學校。在這裡,他專心研治學問,達到“精”的境界,而思考問題,則達到“覃”(深入而周詳)的地步,不僅為同輩學者所推崇,贊服。《隋書》列舉了兩件事,說明他的骨鯁之風和好學之志。其一,上書諫北周武帝宇文邕在身其母文宣太后叱奴氏大喪之期,需要遵守封建帝王家的喪制:守孝三年。期間,除了嚴格居所服飾穿戴之外,還要求君王不得遊獵,不得舉樂,不得宴會……諸多的禁忌。並且直言周武帝宇文邕違反了儒家的經典喪服制度,經常帶領左右侍從外出圍獵,好不快樂。這對於當時還沒有任何官位的張衡,著實表演了一出“驚世”之舉:他攔住宇文邕的馬匹,勸諫他應該信守喪服之制。北周武帝定睛看時,只見張衡去除帽子,露出頭髮,還帶著棺材,表示以死切諫。幸運的是這個鮮卑皇帝並不是個庸主昏君,而是個“克己勵精”、“雄圖遠略”的明主,他沒有勃然大怒,反而十分欣賞張衡的勇氣和用心,隨即賞賜衣服一套,名馬一匹,並提拔張衡為皇子漢王宇文讚的侍讀官員,為皇子排解讀經書的疑難問題。

其二,面對皇子的侍讀官員這個職位,張衡擔心自己的水平不足以輔助漢王,便再向“當世儒宗”沈重學習《三禮》,瞭解其中的主旨大意。這個沈重,原是與北周、北齊並列為三國的後梁的儒學名士,早年就被梁武帝蕭衍起用為國子助教,由於他博覽群書,學業宏博,名重中國,北周武帝高薪聘請他北上長安,成為帝國儒宗。在武帝尚未親政時,沈重在長安宮城紫極殿講授三教義,前來聽課的朝士、儒生等居然有二千多人!張衡嚮往沈重乃博學鴻儒,專程向他學習三禮之大意。由於他的努力,他在北周的職務升至掌朝大夫,這是個負責管理上朝禮儀的官職。楊堅建立隋朝後,張衡的官位升至司門侍郎。被選為楊廣的屬官後,前後為隸屬於刑部和度支部的曹郎,為管理河北行臺尚書府管轄區的刑罰與財政。他後來還跟到揚州輔佐楊廣,對於楊廣一生的影響應該說是很大的。

韋師,字公穎,京兆杜陵人。自幼涉獵群經史籍,善於騎射師諳熟山川地理,而且瞭解許多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每當有少數民族的使節來訪時,必由韋師出面接見。韋師與他們談論其國政治及民俗,瞭如指掌,侃侃而談,使他們對韋師非常驚服。於是知事必報,無敢隱漏。周武帝時任韋師為少府大夫,後又轉任為賓部大夫。楊堅稱帝,將韋師拜為吏部侍郎,並賜爵井陘侯。選為楊廣的屬官出任河北道行臺兵部尚書併為山東河南十八州安撫大使。由於韋師守職盡節,倍受楊堅賞識,命他兼作楊廣的司馬,以輔佐楊廣。楊堅對韋師的才能十分欣賞,曾將平陳後取得的全部府藏都交給韋師掌管。韋師也非常稱職,財物秋毫無犯,世稱清白。

這些楊堅為遠離自己的兒子千挑萬選的人,對於兒子的成長與成才有著絕對性的影響。而事實上楊廣也因為這些又文又武的“老師”們,在後來的人生舞臺上,成為了一個上馬能打仗,馬下能寫詩的文武全才。

楊廣鎮守的幷州北近大漠,他的主要任務就是防禦大漠的突厥汗國,雖然一開始的年月裡隋與突厥有過沖突,甚至大規模的戰爭;但是楊廣因為年幼對於局勢影響有限,他自己也沒建立什麼軍功。這時的突厥是中國北方地區繼匈奴之後又一個重要的民族。“突厥”族稱見諸史料始於南北朝時期。突厥原是鐵勒部落聯盟中的一支,秦漢時期稱了零、敕勒,活動在葉尼塞河上游地區,後遷天山東段。5世紀中期,柔然征服突厥,遷之於阿爾泰山南麓,為柔然“鐵工”。6世紀中葉,突厥趁柔然與鐵勒爭戰之機,擺脫柔然的控制,建立了獨立的突厥政權。552年,首領土門自稱伊利可汗,建立了突厥汗國,這就是歷史上的**。同年,突厥族的另一首領阿史那土門率十餘部眾留居西域,建立政權,史稱“西突厥”。

南北朝時期,原來活躍在西北地區的鮮卑、匈奴等少數民族或因內遷,或因相互殘殺而日漸衰弱,逐漸退出了天山的歷史舞臺。**透過與西魏聯姻,提高了自己在西北各族中的地位,又利用北周、北齊之間的矛盾,遊刃於二者之間,勢力逐漸強大,並征服了留居在西北地區的其他少數民族部落。到隋朝建立前突厥的轄地“東自遼海以西,西至西海(裡海)萬里,南自沙漠以北,北至北海(貝加爾湖)五六萬裡”,成為幅員遼闊的遊牧政權。楊堅建隋時,突厥已分為五個大部,攝圖稱沙缽略可汗,毗羅稱第二可汗,大邏便稱阿波可汗,玷厥稱達頭可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