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第二年開春之後突厥小規模的入侵隋朝邊境仍然不斷,於是要鎮守前方的晉王楊廣沒有辦法只好辭別父母帶著嬌妻回到軍情緊急的幷州。開皇三年(583)四月,對突厥的不斷入侵忍無可忍的楊堅決定主動出擊,命衛王楊爽等為行軍元帥,分八道出塞伐突厥。楊爽軍在白道(今內蒙古呼和浩特西北)與沙缽略可汗遭遇。隋軍行軍總管李充言對楊爽說:“周、齊之世,有同戰國,中夏力分,其來久矣。突厥每侵邊,諸將輒以全軍為計,莫能死戰。由是突厥勝多敗少,所以每輕中國之師。今者沙缽略悉國內之眾,屯據要險,必輕我而無備,精兵襲之,可破也”。楊爽採納了這個正確的建議,令李充率精騎五千襲擊突厥大營。突厥大敗,弄的沙缽略丟棄所穿戴的金甲,潛草中而遁。當年突厥又發生天災,其時塞上飢謹,突厥軍中無食,“粉骨為糧”,結果疾疫流行,死者甚眾。白道之戰的同時,東北邊,隋幽州總管陰壽帥步騎十萬,擊敗高寶寧。西北邊,隋秦州總管竇榮定帥九總管、步騎三萬,大敗阿波可汗。
開皇三年(583年)五月,突厥阿波可汗與隋將竇榮定在西北每戰皆敗,前文提到的長孫晟又乘機遊說阿波:“攝圖(沙缽略可汗之名)與阿波本來兵勢對立,今西域達頭可汗已與隋朝連合,阿波何不亦附天子,與達頭相合為強!否則攝圖問罪,只能受辱遭戮”。阿波可汗於是遣使入朝,與隋言和。沙缽略素來忌憚阿波驕悍,自從白道大敗而歸後,聽說阿波暗通隋朝,大怒,趁阿波沒有回來,襲擊其北牙,還殺了阿波的老母。阿波回來之後,牙帳被毀無處可以安身,只得向西投奔達頭可汗。達頭可汗在西域握有重兵,早就不滿兵強位下的狀況,欲奪大可汗之位,於是發兵十萬助阿波攻沙缽略。阿波屢勝,奪回故地。沙缽略因小可汗貪汗素來和阿波可汗和睦,便又奪貪汗的部眾及可汗之位,迫使貪汗也投奔西域達頭;沙缽略堂弟地勤察因與沙缽略的矛盾熾熱化,亦率眾叛歸阿波,,沙缽略可汗與阿波可汗相互攻伐不已,最後阿波可汗領有大漠西部與龜茲、鐵勒、伊吾等西域地,建國西突厥汗國,以阿波可汗和達頭可汗為可汗。而原突厥汗國改稱**汗國,依舊以沙缽略可汗為可汗,至此,強盛的突厥一分為二成了東、西突厥。
東、西突厥打得不可開交,為爭取隋朝的支援,雙方各自遣使向隋楊堅,請和求援。這下徹底改變了以往突厥控制中原的局面,由隋朝掌握了主動權。楊堅採取長孫晟的建議接受實力較弱的達頭的請降,但不派兵助攻沙缽略以坐山觀虎鬥。而後突厥蘇尼部萬餘人歸隋,楊堅又派遣高熲出寧州道,虞慶出原州道,兩路出擊突厥,沙缽略頓時陷入的困境,不得已,這個曾經不可一世的突厥汗國的大可汗向隋帝楊堅低頭請和,他的妻子前北周千金公主也上表請做楊堅的女兒。當時在幷州鎮守的晉王楊廣認為一舉滅掉突厥的機會來了,上表“請因其釁而乘之”。楊堅知道自己的實力且出於對整個突厥控制的需要,沒有采納兒子楊廣的建議下同意沙缽略的請和,並冊封千金公主為大隋的大義公主,取大義滅親之義,納入皇室宗籍。自此隋帝與突厥可汗以翁婿相稱,可沙缽略依然感覺到作為突厥汗國大可汗下跪接受隋帝楊堅詔書的羞愧與恥辱,但是突厥與隋之間的主動權已經不再他的掌握中了,他只有接受而不能去反抗。
達頭可汗也許更沒有想到的是他有一天會淪落為隋帝楊堅的臣子。因為楊堅雖然接受了他的請和,卻沒有對他抵禦阿波等人反叛攻擊做任何的幫助。而因為達頭阿波等的反叛,他的實力的減弱,以至於東邊曾臣服的契丹也蠢蠢欲動,四面楚歌的弄得沙缽略可汗有一種亡國的前兆。實在無奈的沙缽略只好在開皇五年(585)七月上表向楊堅告急,請求率領部族南下,寄居在白道川。此時的他實質上是尋求隋朝的軍事保護。隔岸觀火的楊堅也不願讓西突厥過分強大,他採取的戰略是,平衡突厥雙方的實力,使自己長居於仲裁者的地位。於是,他把天平轉而傾向了勢弱的沙缽略,下詔給幷州的晉王楊廣讓他領兵援助正處於滅亡邊緣的沙缽略,同時賞賜沙缽略大量的衣物,並從阿波可汗的盟友阿撥國手中搶回了被擄走的沙缽略妻兒送還給他。
得到了隋的軍事與經濟援助,沙缽略便擊破了阿波,重新站穩了腳跟。此時的他知道他的生存必須是依賴於隋的庇護,於是放下了突厥大可汗的尊貴,向隋求和稱藩,表明“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大隋皇帝,真皇帝也”。並與隋朝立約,以大磧為界,永為隋朝的藩國,為示歸隋誠意沙缽略可汗遣第七子窟含真入隋為侍子。以後沙缽略可汗每年貢獻不絕,楊堅也不虧待他,賜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