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3 / 4)

小說:暴君的偉大 作者:瞎說唄

父親楊堅給他找來的那些個文武老師讓他知道前朝帝王的那些文治武功使他澎湃不及;故而在做皇帝前他就有著“慨然慕秦皇、漢武之事”的雄心壯志。當父親的離去,他按照歷史的步驟登上了帝位,開啟一個屬於他自己的時代時,在自己熟讀的《易經》中“德大業至矣哉、大悉備,萬事富有”取“大業”二字為自己時代的名字。這是中國歷史上帝王為自己取的最大氣磅礴和自信的年號,楊廣就是這樣的自信與直白地表達他心中的夢想,沒有中國曆代帝王的那種含含蓄蓄的扭捏,更沒有他們的那樣標榜自己。

楊廣登基的時候是三十六歲了,這個年齡無任在過去還是現在都是一個人夢想與激情燃燒的階段。所以當楊廣登上帝位成為大隋帝國的主人後,大隋帝國的每一隻眼睛都望著這個三十六歲、才名廣播的新皇帝,希望這個近乎完美的繼承人能把初興的大隋帝國帶向更大的繁榮。而新皇帝即位不久後做的一個小決定,使他們更加堅信有理由這樣期待。

楊廣即位不足四個月,從洛陽傳來訊息,楊廣平陳時帶回的俘虜陳叔寶陳後主去世了。雖然是一介俘虜;然而畢竟曾經做過皇帝,按理應由現任皇帝確定一個諡號,以定一生功過。

楊廣翻遍《逸周書?諡法解》,反覆斟酌,挑出了一個字:“煬”。這是所有諡法中最壞最差的一個字。

或許楊廣認為,只有這個字,才能充分表達他對前手下敗將的輕蔑和鄙薄,也只有這個字才能提醒自己不要像這個敗家子一樣荒嬉無能、**亡國。

據說楊廣曾經問過自己身邊的大臣這樣一個問題“自古天子有巡狩之禮,而江東諸帝多傅脂粉,坐深宮,不與百姓相見,此何理也”?他得到的回答是:“此其所以不能長世”。從這裡可以看出楊廣無法理解像南陳後主一樣成年累月泡在**女人堆裡的的皇帝,他認為皇帝就應該在自己的江山裡去走一走、看一看才能知道自己的江山是什麼樣的,才能更好的治理好自己的江山。

這不管是不是真的,反正楊廣在自己登基沒幾天就離開了京城長安,據記載楊廣在仁壽四年(604)的十一月駕臨東都洛陽。在洛陽,楊廣親率朝臣登上邙山,行至北邙山最高峰處,南望伊闕,目之所及,南北開闊,東西平坦,四周群山環抱構成天然屏障,伊洛瀍澗四水縱橫,其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兼具漕運之便。親自考察了洛陽的地理環境過後,於是下詔構建保衛洛陽的防線。“丙申,發丁男數十萬掘塹,自龍門東接長平、汲郡,抵臨清關,度河,至浚儀、襄城,達於上洛,以置關防。”此項規模宏大的數百公里挖溝工程構築了一條大包圍圈似的防線,對於拱衛洛陽城非常重要。西面北面的防線用來對付突厥人,在東面的開封襄城一線,則防衛長期以來與大隋為敵的山東叛亂分子。

楊廣為洛陽的安全作出新的規劃是有下文的,隨後楊廣便下詔公佈在漢魏故城以西18裡的地方營建新東都洛陽城以作首都的計劃,同時命令大臣們勘測土地,調集物資,開始籌備。詔曰:

乾道變化,陰陽所以訊息,沿創不同,生靈所以順敘。若使天意不變,施化何以成四時,人事不易,為政何以厘萬姓!《易》不云乎:“通其變,使民不倦”;“變則通,通則久。”“有德則可久,有功則可大。”朕又聞之,安安而能遷,民用丕變。是故姬邑兩週,如武王之意,殷人五徙,成湯後之業。若不因人順天,功業見乎變,愛人治國者可不謂歟!然洛邑自古之都,王畿之內,天地之所合,陰陽之所和。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陸通,貢賦等。故漢祖曰:“吾行天下多矣,唯見洛陽。”自古皇王,何嘗不留意,所不都者蓋有由焉。或以九州未一,或以困其府庫,作洛之制所以未暇也。我有隋之始,便欲創茲懷、洛,日復一日,越暨於今。念茲在茲,興言感哽!朕肅膺寶曆,纂臨萬邦,遵而不失,心奉先志。今者漢王諒悖逆,毒被山東,遂使州縣或淪非所。此由關河懸遠,兵不赴急,加以幷州移戶,覆在河南。周遷殷人,意在於此。況復南服遐遠,東夏殷大,因機順動,今也其時。

群司百辟,僉諧厥議。但成周墟�脊,弗堪葺宇。今可於伊、洛營建東京,便即設官分職,以為民極也。夫宮室之制本以便生,上棟下宇,足避風露,高臺廣廈,豈曰適形。故《傳》雲:“儉德之共,侈惡之大。”宣尼有云:“與其不遜也,寧儉。”

豈謂瑤臺瓊室方為宮殿者乎,土階採椽而非帝王者乎?是知非天下以奉一人,乃一人以主天下也。民惟國本,本固邦寧,百姓足,孰與不足!今所營構,務從節儉,無令雕牆峻宇復起於當今,欲使卑宮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