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浪出門後,回頭又找趙雨而去。
轉眼又二月過去,徐州一片欣欣向榮的繁景。
這期間又有不少豪傑異士前來相投。有徐州彭城人張昭,之子布。張昭少時好學,博覽群書。二十歲時拒絕應試孝廉而與名士王朗等人討論時事,深受陳琳賞識。東漢末年張昭避亂揚州,今聞家鄉張浪掃黃巾,退曹,又廣納人材,特前來相投。又有吳郡吳人,顧雍,字元嘆,本是蔡邕門下,聞徐州內外安定,前來相投。張浪知這兩人都是內政高手,大喜特委重任。
又有山東膠縣人徐盛,字文鄉,年少便以英武聞名,得知徐州廣招豪傑前來相助。徐州小沛人江羽,字子山,臂力過人,生撕虎豹,雖草莽之身,張浪卻不在心上,留為帳前使。
同時張浪又令徐庶接回其老母到徐州安住,讓他盡其孝道,又死心塌地的為自己出謀畫策。
公元193年,初平4年春,袁紹與公孫瓚連續爭戰兩年後,公孫瓚大敗而去,退守幽州。袁紹威振河北。曹兗州戰呂布,互有勝負。
一日,張浪招集眾謀事議事。
張浪首先開口道:“吾定徐州已有時日,今百姓安居樂業,糧器充足,而徐州四戰之地,我等可早擇一後方根基,這樣進可攻,退可守。”
田豐額首贊同。看他滿臉紅光,面板油潤便知近來春風得意。
開口道:“將軍之言及是,我軍當早圖揚州,下江南。”原來張浪早已和他們說過戰略目標轉至江南,故此他們也知道,並且十分贊同。
張遼也甲冑滿身,氣派不凡。開口朗聲道:“我軍要下江東,必先圖揚州,而首當其衝便是袁術大軍。袁術精兵十萬之多,能征善戰者不少。故有些困難。”
程昱嗤笑兩聲,不以為然,昂首道:“袁術之能,只當殺豬買肉者,何足為慮,我徐州兵強馬壯,雖兵不及術,然個個精銳,無不以一擋十。”
張遼聽了雖心有不快,臉色不悅,卻知程昱性恪如此,對事不對人,在說同在一人帳下,也就沒放在心裡。
徐庶雖來日善淺,卻也敢言自己心中想法。不過底氣還是有些不足道:“我軍可另取戰線,出兵淮安,淮陰,繞洪澤攻打曲阿,秣陵。只要能拿下此地,我軍便可順利下取江南。”
田豐聽了只搖頭道:“不可不可,此戰線拉的太長,我軍補給不利,加上如此攻打秣陵,袁術怎會罷休,倘若陶公後人在從中挑拔,出兵橫斷我軍,那時可是進退兩難。”
藏霸仔細思量一番,認真道:“在下認為徐先生的計謀還是可行,將軍可派一大將領精兵數萬,振守洪澤,以拒袁軍。如果袁軍北上徐州,則兩路夾攻。如若袁術分兵而來,而攻打徐州兵力必減,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攻克。而守洪澤避其精芒,只守不戰。待我軍拿下曲阿,秣陵,在回攻不遲。”
程昱手撫美鬢,兩閃光一閃一合,沉聲道:“宣高之意,前提是我軍兵馬眾多,可同是多開戰線,但以我徐州現在的能力,開三條戰線,實乃不智之舉,何況秣陵劉鷂豈是任人宰刮之輩,兵有十萬,戰將數十員,如若我軍兵分三路,恐難一舉將秣陵拿下,假如劉鷂死守,一旦進入相持,我軍遠道而來而弱勢漸顯,日久必敗。”
郭嘉臉帶微笑,點頭道:“不錯,仲德之言及是,我軍實不可開多條戰線,以在下之意,袁術此人不可不圖,不若我軍攻打盱眙,先和袁術在此分個高下。如若得勝,繼續威逼淮南,一鼓而下。如若不得勝,可退回守淮陰,待機而行。”
典韋只要有仗打就行,粗聲道:“到底是要打哪個?”
“袁術。”郭嘉,程昱,田豐,同時答道。
張浪可是從善如流,見從謀事都同意攻打袁術,而剛才另有意見者,見程昱等的解說,也無議異。便開始商量如何破術之計。
第二十三章 決斷
田豐如數家珍道:“後將軍袁術,從南陽治宛城起,後因荊州劉表對袁術部隊施加軍事壓力,斷絕其財源軍需,袁術不得已之下,乃轉往兗州發展,侵入曹地盤。移駐封丘,招降納叛,向北擴充實力,結果被曹率部攻匡亭擊敗袁術軍,繼之連續追擊。袁術退據淮南壽春自稱揚州牧。術奢淫肆欲,征斂無度,揚州百姓苦不堪言,皆思明主,將軍此時入兵揚州,真是天賜良機。”
田豐對天下之事知之甚深,更知道袁術外強中乾,外表是老虎,實際是病貓,問題重重,只要一起事端,牽一而發動全身,所有問題便全部出來。
的確也是這樣,自荊州刺史王睿被長沙太守孫堅所殺,劉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