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部分(2 / 4)

小說:大宋王侯 作者:打死也不說

個月之內西州回鶻國內自是有就近部落提供糧草供應,但若是石狼帶領一個旅的騎兵化成馬賊在這些本應該給狼衛軍提供糧草的部落附近大肆燒殺搶掠的情況下,這些糧草是否還能正常供應?

而狼衛軍團若是沒有了糧草,戰馬和戰士都餓著肚子,戰力和士氣還能夠剩下多少?更何況天寒地凍他們保暖防寒措施除了身上那亂七八糟的羊皮衣之外,幾乎就沒有。此消彼長,雙方戰力對比必然會發生變化,巴圖爾木要不被迫撤軍,要不鋌而走險強攻沙州城,要不直接繞過沙州城殺向瓜州腹地。而針對這三種情況,義勇軍團自是有應對戰法,並且這些戰法之中都佈滿了各種各樣的陷阱。

黃東秋下令收兵,很快旁邊十個傳令兵同時敲起了十面金鑼,穿透力極強地金鑼聲,義勇軍團中軍步兵方陣先退回營中,然後兩邊騎兵再撤回,南北兩翼同樣如此。到最後拋石機、巨型槍。弩等遠端攻擊連隊再行撤退。當然應該派出的偵騎、暗哨、警戒值班營隊等都會嚴格按照祥符**樞部規定的戰時一級戰備宿營規定實施,絕不會給敵軍任何可乘之機。

………

………

祥符國糧草供應自有一整套的後勤系統負責,即使押送也有後勤兵負責,所以甘州、肅州、瓜州、涼州四州經略安撫使端木仲仁這些天重心並不是在黃東秋在沙州發起的戰爭保障上,而是依然在民生上。

河西走廊要想穩定,關鍵之處在於所有人,特別是吐蕃人和回鶻人能否吃飽飯的問題,也就是說是否有充足的糧食。而最終地目的則是要將吐蕃和甘州回鶻各個部族的民生收入與祥符國朝廷的密切聯絡起來,形成一種“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局面。那樣的話,河西走廊必然會徹底穩定下來,並且真正成為祥符國的一路之地。

要完成這個目標,打通河西走廊黃金商道是一項重要內容,這件事黃東秋帶領義勇軍團在做。此外,便是徹底將陛下讓人從遙遠的天竺國弄回來的棉花種子在河西走廊大範圍推廣。當然,在這兩件主要事情之外,河西走廊之內也要儘可能的開墾良田,特別是水田,增加糧食產值。

今年河西走廊的冬天格外的長,端木仲仁這些天一直擔心百姓,特別是吐蕃和回鶻部落過冬儲備夠不夠的問題。

為此,在半個月前,他便派遣麾下最可靠可信的龍定文去各地視察,並解決一些實際的困難。

龍定文是端木仲仁五百弟子中的最傑出的幾個人之一,同時也是之前肅州之主龍家家主的兩個兒子之一,如今官拜正五品,是甘州通判。他哥哥龍定武在義勇軍團中任職,同樣身居高位,為騎兵二旅旅長。相比從國內調過來的文官,龍定文對河西走廊各個勢力極為熟悉,並且由他出面協調一些問題,河西走廊各個勢力更容易接納。

在一個連的肅州城防軍的護衛下,龍定文用了大半個月的時間,察看了吐蕃和回鶻各個部落,以及各地糧倉、田地等地。當他回到肅州面見端木仲仁的時候,神色沉重,說道:“大人,吐蕃和回鶻各個部落糧食儲存都遠遠等不到夏收,朝廷若是不調撥糧食過來,這些部落中戰士恐怕又會化身為馬賊,對過往商旅下手。到時候盜賊橫行,商道一斷,便會雪上加霜,河西走廊恐怕就要亂了。”

端木仲仁聞言,嘆了口氣,神色同樣沉重,說道:“其實老夫早有預料,給朝廷請求調撥糧食的奏摺已經在七天前發出了。”

“另外,大人,黃將軍那裡也不知道要打多長時間,軍糧也要提前籌備。”龍定文蹙著眉頭:“還有,不少耕地剛剛開墾,而吐蕃和回鶻各部落耕種都是新手,即使有我們安排的漢農指點,但今年的收成也不會太多。”

端木仲仁點了點頭,說道:“黃東秋那裡軍糧不用太過擔心,老夫已經給朝廷上奏,由朝廷官倉出,只是今年夏收只能盡全力,收多少就多少吧!反正陛下不會看著我們缺糧不會不管的。”

龍定文突然想起一事,有些擔憂的說道:“大人,年前黃將軍為懲戒一些回鶻部落暗中給西州回鶻人打探訊息,將好幾個回鶻部落高過車輪的男丁都殺了,給回鶻部落留下了不少恨,還好陛下英明,朝廷糧食較為豐,否則若是沒糧食,這些回鶻部落隨時都有反叛的可能。”

端木仲仁搖了搖頭,說道:“黃將軍做得沒有錯,這些回鶻部落都是喂不熟的白眼狼,光是一昧的恩賜他們反而被他們看輕,有些時候該殺的時候絕不能手軟。至於他們會叛亂,這其中能否吃飽飯是一方面,但還要看黃將軍那裡戰事,若是一路捷報,即使這些回鶻部落餓死不少也不敢叛亂,但若黃將軍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