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要接收,而且要竭盡全力讓他們活下去。”
韓熙載和馬文韜、賈憲還想說什麼,葉塵揮手打斷他們,說道:“不要忘了,我們祥符國如今最缺的是什麼?不是糧食,也不是金銀,更不是軍隊,而是百姓。”
韓熙載、馬文韜、賈憲三人聞言,不由身體一震,是啊!如今祥符國國土面積甚至已經比如今的宋國、吳越國和吳國任何一個國家都大不少,但是人口數量比這些國家要少很多,甚至不足千萬。
特別是去年新近征服的河西走廊更是人煙稀少,河湟肥沃之地因為六十多萬吐蕃人被遷徙至涼州、洮州和清河州,同樣沒有人煙,特別是漢人比例太小。
為此早在年初時,朝中上下在政務殿中便多次進行過討論,最後得出結論,若是再有五百萬人口填充到這些地方,這些人不管是耕田、務工,還是經商,甚至消費,都會極大的提升祥符國的國力,這其中的關係自然不簡單是創造很多的稅收的問題。只要是稍有智慧的人,都會明白其中的道理。
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蝗蟲可以吃
而國力和人口的提升,便意味著祥符國可以養更多的軍隊,擁有更大的資本徵戰天下。而且河西走廊和河湟之地大量漢人的遷入,可以徹底解決這兩地統治的隱患問題。此外,經過此事之後,葉塵必得天下民心,而這才是最大的收穫。
這些事情韓熙載、馬文韜和賈憲本應該是明白的,只是這幾天一心想著旱災和蝗災可能帶來的後果,再加上以往的經驗告訴他們大量流民的危害實在太過兇險,所以讓他們卻是將這件事情給忽略了。此時被葉塵一點醒,卻是猶如醍醐灌頂,發現這或許是解決祥符國最大問題的契機。當然,若是宋國自己不堪,或許這還是征戰天下的契機。
“中書省儘快做好方案,做好遷徙大量流民到河西走廊、河湟地區、清河州以河套平原的準備。朕還是那句話,不管宋國來多少流民,我們都全部接收,而且還要保證他們不會被餓死。”葉塵最後再次說道。
韓熙載、馬文韜和賈憲肅然稱是。
………
………
自古以來,農民都是這個世界最勤勞的一類人,即使今年乾旱,數月不見雨水,但是他們在只要是能耕種的土地裡都種了莊稼。只是今年龍州等六州的莊稼實在是讓農民憂愁無比。龍州的麥子比中原開封麥子要晚熟近一個月,眼下也已經到了成熟的時候。
去年在風力水車將河中的水抽出,然後經過整齊的水渠澆灌至田中之後,那麥苗有齊膝蓋高,正在吐苞的油菜也必然是生機勃勃。然而,今年的麥苗高度不足往年一半,且高矮不一,大小不同,麥穗大多數都是空的。實事上,這還是祥符國水利設施齊全,前些個月能夠將河中的水抽到田中澆灌,否則所有的莊稼早就在一兩個月前就枯死了。
“陛下,去年龍州每畝水田麥子畝產是三百斤。今年恐怕連五十斤都沒有。要是再有蝗災來臨,秋收的莊稼肯定是來不及收,多半是全部餵了蝗蟲,顆粒無收。”龍州城外,官路邊的田間地頭,馬文韜看著眼前乾枯低矮的麥田,一臉沉重的對葉塵說道。
葉塵知道蝗蟲數量達到一定程度是多麼的可怕,後世非洲蝗災的影片,讓全世界每個人看了都會手腳冰涼,葉塵在後世看這段影片的時候同樣如此。
這六州百姓十中之九是農民,而農民所有的出產都在田裡面,只是今年的莊稼顯然是指望不上了,但農民其實還可以弄一些副業的。
葉塵略一沉思,說道:“傳朕旨意,將蝗災很可能會出現的事情原原本本告訴百姓,告訴他們田裡面的莊稼是指望不上了,讓他們買一些豬、雞、鵝、鴨、羊等畜生進行大量養殖,再發出通告,凡是這六州百姓養殖畜生的肉或者蛋,當地軍隊全部收購,充當戰士的伙食。”
韓熙載、馬文韜和賈憲,以及聞訊匆匆趕來的龍州知府張志文瞬間便明白了葉塵的意思,趕緊恭敬稱是。
隨著葉塵一道旨意,龍州等六州轟轟烈烈的養殖業在州、縣官府的大力幫助和扶持下開始推廣起來。
自此之後,這六州鄉間村裡,大小老少的百姓全部忙忙碌碌,剛從學校放學回來的娃娃手裡拿著一塊饃饃,揹著一壺水,一邊往嘴裡面塞,一邊就被父母從家裡攆出來,牽著豬,趕著羊,或者吆著雞鴨鵝,滿世界的找吃的,就連六七十歲的老人也拄著柺杖,從家裡跑出來,到處挖一些新鮮的嫩草用來喂畜生。
葉塵此舉,其實是一舉三得,既解決了六州農民這一年生計問題,又讓蝗蟲即使孵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