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部分(2 / 4)

小說:大宋王侯 作者:打死也不說

…………

張明富臉色抑鬱的抱著硯臺離開左相府,正要登車離開,不料聽見有人說道:“張大人且慢。”

張明富循聲看去,發現是最近風頭正盛的唐興武。他心情不好,但不想得罪唐興武,便淡淡說道:“原來是唐大人,不知唐大人叫停在下,有何貴幹?”

唐興武看了一眼張明富身後書童手中禮盒,說道:“張大人是否遇到了什麼麻煩,不妨說於下官聽聽,說不定下官能夠幫助張大人解決麻煩。”

張明富心中一動,想起聽到關於唐興武的一些資訊,不由生出一些期待————唐興武的智謀極為不凡,聽說此事連陛下都頗為欣賞,此事早已在祥符國百官中傳開。

張明富當即客氣的說道:“在下馬車頗為寬敞,唐大人若不嫌棄,不妨與在下在車內一談。”

唐興武笑著說道:“不敢請耳,固所願也!”

當下兩人便登車而去。

車中張明富將事情說於唐興武之後,唐興武說道:“為今之計,其實張大人只要做兩件事情,便可保住教育司使這個位置。”

張明富聞言大喜,說道:“還請唐大人教我。”

唐興武說道:“張大人所做之事或許與陛下之意不合,但卻也是大部分官員普遍的認識,但這一點陛下未必知道。所以,張大人首先要做的便是要讓陛下知道朝中眾臣中如張大人這般想法的人有很多,甚至佔了絕大多數,這樣一來,這便不是張大人的錯,陛下便知道這只是大家習慣認識而已,這便是法不則眾的道理。其次,張大人需要上書主動承認自己錯誤,且讓陛下相信張大人的確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想法已經變得陛下相同便可,以陛下之胸襟,自然不會再將此事放在心上。”

張明富能夠當上教育司使這個位置,心智雖然比不了唐興武,但自然也不笨,略一沉思,便發現果然是這麼個道理。當下對唐興武一禮,誠懇說道:“多謝唐大人指點迷津,來日在下必當相報。”

唐興武趕緊回了一禮,說道:“張大人客氣了,客氣了。這只是下官舉手之勞而已。”

…………

…………

當晚回去,張明富便寫了一篇《祥符學院選拔學生當不問卑賤出身》的文章發於《祥符新聞》,馬文韜雖然不喜張明富這次做得蠢事,但畢竟是自己推薦的人,自不會故意為難。便在第二日新一版報紙中刊發。結果這篇文章刊出之後,果然如唐興武和張明富所料那樣,絕大多數讀書人、官員士子都表示如魏如文那樣母親為青樓女子的人不該入祥符學院,引發了很大的爭論。從而成功的達到了‘法不則眾’的目的。並且,張明富這篇文章並非是匿名,而是實名,且字裡行間都先是承認了自己曾經認識錯誤,後來又幡然醒悟的意思。

果然,葉塵看了這篇文章之後,感慨這個時代絕大多數讀書人等級思想認識迂腐,想要改變絕非一朝一夕之功的同時,對張明富的不滿消散了許多,最終也沒有因為此事而罷免張明富教育司使的官。

…………

…………

“陛下,我祥符國境內蕃族部落和寨子總共一百四十五個,人數總計四十三萬四千多人,主要多分佈在橫山和祁連山中。其中土蕃族佔了近半,羌族有四分之一,剩下的為回紇和土族有兩萬多人。一年以來,響應朝廷號召,效仿山神鎮羌族徹底改土歸流,登記為戶的有二十四個部落,另有七十九個部落或者寨子正在觀望或者猶豫,另有四十二個部落和寨子族長或者首領頑固己見,不願意改土歸流,並且對我祥符國朝廷都有敵意。”政務殿中胡三光回答了葉塵的問話。

葉塵想起昨天晚上上官冰雲的彙報,說道:“朕讓上官冰雲一直暗中注意樓炎明帶領的彌勒教餘孽的動向,昨日上官冰雲密報說橫山一帶出現一些行蹤詭秘,疑似彌勒教之人的僧人,並且于山中建立了寺廟,一些部落本來就信佛教,如今受這些僧人的蠱惑,卻是對我祥符國朝廷更為仇視。”

韓熙載神色肅然無比,出班說道:“陛下,彌勒教妖僧最為擅長蠱惑人心,以臣之見,要想這些被彌勒教蠱惑的部落自願改土歸流,十有八。九已經不可能。”

“陛下,我祥符國境內出現彌勒教之人,是我安全部的失職,臣下去之後便組織人手對他們進行圍剿。”胡三光心中此時頗為懊惱,上官冰雲已經發現彌勒教的蹤影,雖然這是因為上官冰雲本身出自彌勒教,對其熟悉的緣故,可是安全部在此之前竟然沒有絲毫察覺,這便是失職。

葉塵微微點頭,表示對二人所言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