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3 / 4)

小說:龍起明末 作者:剷除不公

官員的工資實在有些低。

當然,這些商人帶來的不僅僅是這一千多兩的孝敬銀子和運走流民這一個大麻煩。更重要的是他們帶來的那些商品,給當地人帶來了巨大的收益,間接的也給那些官員帶來了更多的上下其手的可能。所以,不管是流民,還是當地士紳,抑或是當地的大明官員,都對臺灣商人非常的滿意,也非常樂意看到這種情形一直這麼持續下去。

這一點其實不僅僅是日照,從北直隸到蘇北地區,整個漫長海岸線上的所有州縣都差不多是這樣的情形。甚至是沿著黃河這條大河的航線,臺灣商人的足跡已經延伸到山西了。

不過,現在在日照出現了一個攪動整個局面的人,這個人一來到日照,便開始拿臺灣商人運走流民開刀。請記住的網址,如果您喜歡蘇北小白領寫的《龍起明末》

二百七十六章拿臺灣海商開刀的明朝官員

王維周,或許很多人對這個名子非常的陌生,而對這個名子有印象的人可能也會聯想到民國之時的一個漢『jiān』身上。但是這裡要說的這個人確確實實是萬里四十四年的一個進士,和錢士升,賀逢聖幾人同年。

但可惜的是此人雖然在這一年的傍上,還算是靠前,但可惜的是或許是時運不濟,亦或許是臺灣的崛起而帶來的蝴蝶效應,使得他都考中兩年多了,才被外派到日照來當一個小小的知縣。

本來這些年來的倒黴日子已經讓王偉周很是不爽了,更不爽的是來到了日照以後,竟然發現有人在向海外蠻夷之地販運百姓。雖然每次都不是很多,一艘船也就五六十人,但是聽說一年下來也有兩千多人。

這還了得!破有些書生意氣的王維周雖然不知道這樣的事情會對大明產生什麼樣的危害,也不知道,他所認為的那個海外蠻夷之地,其實是一個已經極其強大的政權,但是傳統的儒家教育讓他不能接受這樣的事情存在。因為在他看來,這些百姓都是大明的百姓,即使是餓死在大明也不能被那些化外的蠻夷所御使。

於是,毫無施政經驗,更對政治豪無真正瞭解的王維周開始發飆了。

“你們這些hún帳,竟敢販民以自féi?吾必上報知州大人,將爾等通通治罪,將那些不法之蠻夷一律逐離!”

剛剛來到日照一個月的王維周自認為已經徹底的『mō』清了日照當地的各種弊政以後,在十二月十一這一天召集全縣的所有縣丞,主簿等人,當場開始發飆了。更新

“大人,此臺灣海商來我日照只為販賣貨物,招募流民,也只是為了增添些人力而已,何來販民一說?而且那些流民在此聚集,我日照又無餘力進行救濟,如何不能使其進入臺灣海商,謀求一線生機?”

作為一縣之縣丞,潘奇其實並沒有將這個剛剛赴任的知縣放在眼裡,雖然他的官職要比自己高上一品,但那又怎樣,自己在這日照已經四年了,該經營的也都經營了,可不是一個剛剛赴任的知縣所能比擬的。

而且,這臺灣海商的事情,可關係到大家的錢財。所謂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自己這些低階的官員,特別是這種二等縣城的官員,實在沒有什麼可以撈錢的地方。

好不容易來了這些大方的臺灣商人,怎麼也不能讓這個剛剛來到日照的愣頭青給破壞了。所以潘奇這麼一說,其他的如主簿,捕頭,典吏都紛紛附和。

“哼!那你們收受那些蠻夷『jiān』商之賄賂一事,又該如何解釋。如若那些蠻夷沒有不軌之意,何以心虛到要以阿堵物收買爾等之心?”

王維周怒氣衝衝的說道。在這一個月裡,他已經打聽過了,那些蠻夷海商竟然每年都會給縣裡的這幾個人一千多兩的賄賂,這在王維周看來就是明目張膽的違反大明律法,實在該死。

最重要的是,透過這一個月的時間的『mō』底,他發現這日照縣上下竟然依託臺灣海商結成了一個相當穩定的利益關係網。這哪成!不將這個關係網給擊破,自己如何能夠真正的掌握全縣的大權。

至於那些流民的生死,只是些賤民而已。能為我所用即可,死再多也沒有關係。

“大人,這您就冤枉我等了,我等從未違反大明律法,這貪贓一說,大人,您可不能無憑無據的冤枉我等!”

縣丞幾人雖然低頭彎腰做恭敬狀,但其語氣卻相當的強硬。這也是這位新來的知縣自找的。在他來到日照的第一天,大家都對他客客氣氣的,不僅請他吃飯,而且還暗中送給他百兩銀子。但是這位呢?飯照吃,但是銀子竟然如數退還,而且還對大家大加斥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