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天啟年就已經傳遍整個大明瞭,如果不是種種上不了檯面的原因的話,楊過的地位會比現在更高。
“大人既然將遵化城的防務交給了卑職,那麼卑職將全力防守遵化,而且卑職向大人保證,只要卑職在,遵化必將不失。另外卑職有哦不情之請,還望大人能夠答應。”
手中有四萬多兵力,再加上城中的百姓,楊過有信心將遵化城給守住。不過,有些事情還需要做一些佈置,以防後面出現什麼問題。
“楊總兵有話儘管直說,只要本官能夠做到的,一定做到。”王元雅爽快的答應道。
“遵化防務應該沒有問題,但是建奴不會一直盯著遵化這一個地方。最多十天,在攻不下遵化的情況下,建奴極有可能繞過遵化,直擊京師。所以,我想請大人寫一份奏摺,急送京師,提醒京師催出各地勤王大軍加快向京師彙集的速度。”
後金擁有十一萬大軍,而自己手中只有四萬多人,而且另外的那兩萬多人的野戰能力非常的令人擔憂,所以到時候,如果皇太極分出三四萬人在遵化牽制自己,而分兵直攻北京,那自己很可能會因此而被人蓋以不救京師的罪名。所以楊過要在事發之前,便向京師說明這種情況。
當然,如有可能,楊過還是會去救援京師的,前提得自己能夠擺脫後金大軍的牽制。
“此為我等應為之事,本官這就去寫奏摺。”
這樣的一份奏摺對王元雅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他當然樂得答應。所以王元雅很快就將一份奏摺給寫好了,裡面除了將後金的軍情和楊過的猜測寫明瞭之外,還狠狠的誇了楊過一把。
“楊總兵,你看其中的內容可否?”
寫完奏摺以後,王元雅特意找到正在安排城防事務的楊過,將奏摺遞給楊過,讓他看一下。
按理,這種奏摺是不用給楊過看的。一來,裡面涉及的軍事內容,是由楊過提出來的,給他確認一下也是正理,二來,楊過對王元雅的態度相當的恭敬,所以王元雅也樂得在這個時候同統兵之人搞好關係。
“大人所說,已然非常的全面了,卑職沒有什麼意見!”
雖然嘴上這麼說,但是楊過還是仔細的將奏摺的內容看了一遍,發現王元雅除了誇自己的部分有些多餘之外,其他的寫的都很貼合現在的情形,楊過也沒有其他需要補充的,便遞迴給了王元雅。
“楊總兵,需要我們做些什麼?”
在將奏摺讓人快馬送往京師之後,王元雅看著楊過井井有條的安排著城防事宜的時候,主動帶著眾多官員來到楊過面前,問楊過需要他們做些什麼。
說實話,如果大明的官員都能夠同這個時候的王元雅一樣,盡心盡責的為國為民的話,也不至於將大明敗壞到這種田地。雖然楊過不知道王元雅平時貪不貪,是不是也像現在這樣忙於正事。但至少在這個時候,他的所作所為還是不錯的。
“那就有勞大人了!現在城內人心惶惶,還需要大人安排各級官吏安撫城中百姓。另外將所有衙役等人派到街上巡邏,嚴防有人乘機鬧事,加重城中的恐慌氣氛,同時防止有建奴探子混入城中破壞。”
軍隊的事情,楊過可以做好,但是城中百姓的安撫和秩序的維持,還需要他們這些官員去做,畢竟他們更熟悉遵化。
“楊總兵考慮得周到,我等這就去辦。一定不會讓遵化在遭受建奴大軍攻擊的時候,還要防著城中的賊人!”
在楊過的提醒下,被後金大軍即將到達的訊息給弄得有些慌亂的王元雅反應了過來:這個時候,那些地痞流氓很可能會乘亂鬧事,對城中百姓的心態會造成極大的影響,甚至會引起混亂。
在全城官員軍民的共同努力之下,楊過終於在後金抵達之前,完成了對遵化的城防的安排,並將遵化周圍二十里內的百姓全部都集中到了遵化城中。城外的所有糧食也全部運進了城中。並且排除偵騎四處勸告遠一些的百姓趕緊逃離,楊過可不想再次看到後金拿著城外百姓的性命來威脅自己。
經過接近一天的忙碌,終於將所能夠做的事情做完了,後金的大軍也趕到了遵化城外。
“這遵化的守將是個能人啊!”
一路行來,遵化城外的那一間間空蕩蕩的屋子,讓皇太極對進攻遵化產生了極大的憂慮。
堅壁清野,不僅能夠不給敵方利用城外百姓協助攻城的機會,同時也能夠極大的增強城內的防守實力。而且還能讓攻城的一方得不到任何的補給。
這樣的事情,一般的明朝官員是不會做的,他們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