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3 / 4)

小說:龍起明末 作者:剷除不公

的不高興。但是,那又能怎樣呢!那些人可都是自己的長輩啊!他可沒有權利強制人家進行訓練。

當天,訓練結束後,蕭明乾就這事向唐洪生訴苦。唐洪生在剛開始,就料到了這樣的情形了。

“明乾,村裡的人往過的都是非常安逸的生活,現在你突然要他們投入如此大強度的訓練。就像那長達半個時辰的負重20公斤的沙灘長袍,便不是常人能夠忍受的。一個月下來,能有四十一個人留下來已經很不錯了。畢竟,這裡不是軍隊。他們不是你手下的軍士,你也不是掌握將領。沒有管束,他們又看不到訓練的直接好處,當然堅持不下去。”

“是啊!人都是有惰性的。沒有利益,更沒有感同身受的壓力的情況下,沒有人願意吃苦。但是先生,周圍大大小小多如牛毛的海盜,可是懸在我們頭頂的利劍啊!不知何時就會讓我們付出慘烈的代價。他們難道就看不出來嗎?”蕭明乾感到相當的失望。

“他們當然看得出來,沒人是傻子。但是明乾,人都是有僥倖心理的。在沒有切身的感受的時候,總會覺得自己不會這麼倒黴。我想留下來的那四十一個人當中,可能有很多是吃過海盜的虧的,至少是家中的長輩有深刻教訓的人。”唐洪生也深感無奈。

“哎!還有個原因恐怕是我太小了,雖然因為這幾年的事情,有了那麼點聲望,但是威望恐怕是幾乎沒有,起不到一點的壓迫作用啊!即便是這樣,我也不會放棄的。讓村裡的人多一份保命的力量,村子就多一點安全。”

蕭明乾心中的強烈的危機感,讓他不敢放棄。在他的心中,他時刻提醒著自己,要建立自己的力量,不然面對即將到來的滿清和歐洲殖民者的時候,自己將可能湮滅的毫無蹤跡。

第十章決心發展火槍火炮

“先生,現在我已經認識了大部分的字,所以我想這一斷時間暫時先不來了上課了,我想做些其他的事情。”生存的壓力,讓蕭明乾沒有那麼多的時間用在習字上。他想先講造出些東西,好讓自己有一些自保的能力。

“也行!這些小傢伙認字都還很少,我也需要將精力多投入到他們身上。更何況,你似乎對四書五經並不敢興趣。”

這一個月的接觸,讓唐洪生認識到了什麼是神童,幾乎可以看做是“生而知之”。但同時,在平時的交流中,唐洪生也清楚的認識到蕭明乾對儒家聖典興趣並不大。甚至有時候,會對其提出質疑和尖刻的反駁。

如果是在大陸的時候,唐洪生會將這樣的學生掃地出門。但是經逢大變後,唐洪生自己也對以前所堅持的儒家理念產生了些許懷疑。所以,在蕭明乾的條理清晰,論據充實的反駁下,唐洪生很多時候,都接受了他的這些觀點。

比如說,有一次唐洪生說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個當前大明朝士大夫所認可的至理的時候,蕭明乾便反駁說道。

“如果孔子真的是這麼認為的話,那他便是個不把普通百姓當人看得混蛋。但是,孔子真的是這個意思嗎?

先生,依您剛才所述,此文之傷還有:‘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連起來便是,‘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所以,學生從敬重孔子的角度出發,覺得這句話應該是: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的意思其實應該是:詩禮樂是百姓知書達禮,國家安寧的基礎,固,如果百姓理解認可詩禮樂,便由著他們依照詩禮樂的準則生活。如果百姓不知道不理解詩禮樂,那麼就應該教育他們,使得他們理解認可詩禮樂。

這樣的理解才對得起孔子的至聖先師,萬世師表的稱謂。”

這樣的辯解在這一個月的時間內已經有數次了,而且這還算是好的。有一次,他直接說道:“孔子他又不是神仙,他的話怎麼可能就一定適合兩千年後的今天。所以,我們沒必要把孔子當成聖人,陳語腐言都當成今天的行事準則,也從來都沒有人真正的這麼去做。”

如果是在現在的大明,就這些個話,他就會被千刀萬剮的。但是此時,唐洪生雖然剛開始有些不高興,有些迷茫反對。但是慢慢的也覺得他所說的大部分還是很有道理的。雖然有些還是不能讓唐洪生贊成。

所以,在一個多月的交流當後,唐洪生完全的將蕭明乾當成了平等的交流討論物件。如果不是蕭明乾在詩詞方面完全還是白痴一樣,唐洪生甚至覺得,自己應該拜他為師。現在蕭明乾要請假一段時間,唐洪生當然同意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