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1 / 4)

小說:龍起明末 作者:剷除不公

“呵呵!三年一晃便過,三年的時間裡,我想大家也不用付出太多。大家何不拭目以待!”蕭明乾笑著說道。

“蕭小英雄,說實話,在此之前我不是很服你,即使是現在我也不是非常的相信你能夠在三年的時間裡做到你剛才所說的。”說這話的是一個三十多歲的海商,他的朋友看到他這麼說,暗暗為他著急,拉了拉他的衣服,但是並沒能阻止他繼續說下去。

“不過,我在這提議,我們這三年的時間裡就依蕭小英雄所說,每年盈利的百分之五提供給護衛軍。如果護衛軍在兩年後做到了蕭小英雄的承諾,那麼我們的負擔提高到百分之十,五年後小英雄真的做到了他的承諾,我們將其提高到百分之十五如何?”

“同意!”

“同意!”

“不要說做到那種程度,只要聯合護衛軍能夠在這三年內保護我們不會被海盜攻擊,我便願意提供我百分十的盈利。”

第三十四章八一建軍

眾海商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無一不是持支援態度的。在這種情況下,聯合護衛軍的成立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既然各位再無異議,我們便商討一下護衛軍成立的具體事宜---”隨後蕭明乾同在場的眾人確定了護衛軍的具體事宜。

最後決定,從前來參加會議的五十七個村鎮和十五個海商中抽調四千人(總人口四萬兩千二百人)組成常設的聯合護衛軍,在八月一號正式建立聯合護衛軍(八一建軍節,別打臉)由蕭明乾任督軍。

聯合護衛軍全部為海軍編制,由十五家海商提供百人的船工負責訓練護衛軍操船,其他訓練有督軍蕭明乾負責。

另護衛軍軍需由五十七個村鎮負責提供,而所需軍餉由十五家海商提供。其他如繳獲等,三分之一用於護衛軍自身戰艦和武器裝備的建造更新。

作為聯合護衛軍成立的附帶作用,蕭明乾將長巖村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無償提供個近的五十六個村鎮,幫助其提高農業生產能力。成立聯合學舍五間,共同向參與組建護衛軍的村鎮的兒童提供教育,五年內,金費由護衛軍提供。五年後,將由五年後會成立的督軍府提供。

經過這次,蕭明乾成功的建立了一個真正的,完全由他控制的軍事組織,併為以後的行政組織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看著所有的代表陸續的離開了長巖村,蕭明乾終於鬆了口氣。

“明乾,這聯合護衛軍僅四千人是否太少了?”唐洪生有些恍惚,他還沒有從之前所訂立的各種條例的過程中緩過來。這個過程完全出乎他的意料,自古以來何曾有過這樣成立一個軍事組織的。歷史上從來都是拉來壯丁便造反,管他什麼責任義務呢!

“先生,我們的人太少了啊!整個淡水以北的東番島西北部地區,方圓近百里的範圍內竟然只有四萬多的漢人。這在大陸的中原地區,不要說是四萬,就是四十萬都是地廣人稀的了。而我們有不是那種海盜,可以不顧及民生,能夠組織起四千人的隊伍已經到了極限了。”蕭明乾無奈的說道。

“是啊!人太少了。不過,我相信數年之後,這裡的人會多上很多的。”唐洪生現在對蕭明乾的買人的決定更加的佩服了。

“呵呵!先生,買人容易,但是要妥善的安置那些新來的人可不輕鬆啊。可以想見,那些人將會是完全赤貧的。他們來到東番島後,我們需要給他們至少半年的口糧,已經各種各樣的生活物資,那可是個巨大的負擔啊!”蕭明乾已經預見到這一點,所以留下了一百萬兩白銀和三十二萬兩黃金作為這個將會持續很長時間的巨大工程的啟動資金。

“明乾,行商我不是很瞭解,但據說其收益極大,我們是否該組建一個商隊,以緩解將來之壓力?”唐洪生建議道。

“先生,我們掌握著護衛軍,便不可同那些海商爭奪行商利益,不然會動搖我們的基礎的。而且,商可富國卻不能強國,我們該行的是那強國之道。”

“強國之道,何為強國之道。”唐洪生所受的教育都是那一套重農抑商的套路,所以他很想之道蕭明乾心中的強國之道是什麼。

“真正的強國之道是在工。不管什麼時候,農為國之根本,工為強國之道,商為富國之術。所以,對於東番島來說,商業有這些海商便可以了,我們不便參與其中。

現在的東番島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幾乎沒有工業基礎,只是這東南海域行商的中轉地而已,這是個致命的短板。而那些海商根本不會將精力花在這工業上來的,因為在旁邊不遠的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