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部分(2 / 4)

小說:龍起明末 作者:剷除不公

可以壓制,增長量達到了11。另外因為商路的暢通,原材料來源的增加,使得玻璃製品,白糖,香皂,傢俱,鐘錶甚至是以往jiāo易量相對較小的成yào的貿易額都有了巨大的增長。

在巨大利益的驅動下,臺灣每天都有數十家工廠出現,開工廠成了那些不願冒險出海又想發財的人的最佳選擇。當然,這裡面有部分最後並沒有成功,最後只能繼續老老實實的進工廠打工。

其次,商業方面比去年增長了41。對西班牙人商業封鎖的解除,同荷蘭人之間的商業貿易的持續加強,使得臺灣的商業徹底的走上了加速道。

臺灣的商品不僅jīng良而且廉價,而且很多都是以往從來都沒有的。所以現在來遠東從事商業活動的歐洲人是越來越多。而荷蘭人和西班牙人佔據著先機和地利上的優勢,佔歐洲同臺灣貿易的絕大部分。不過,這並不能阻擋歐洲其他國家的人的熱情,他們越來越多的來到東方。

起先這些後來的歐洲人還認為可以如荷蘭人和西班牙人一樣佔據個殖民地,但是後來他們才發現,只要他們膽敢在南洋佔據一塊地皮,便會立即遭到荷蘭和臺灣雙方的打擊。久而久之,這些歐洲人全都老實了。

還好,臺灣給他們留下來了另外一個選擇。所有後來的歐洲人全部都在鳳山建立的商館或是類似商館的機構,這使得他們對於在東方謀取殖民地的心思也小了一點。

總總有利條件使得臺灣同歐洲之間的貿易額達到了遠東國家和地區的總和。臺灣的jīng良商品成為了歐洲最為熱捧的東西,其受歡迎程度直追大明的瓷器和絲綢。

另外,呂宋島的大規模開發,也為商人們帶來了巨大的市場。雖然水泥和鋼鐵這兩項他們根本chā不上手。但是其他的商品卻同樣為他們帶來了鉅額的利潤,特別是各種生活用品,基本上完全靠這些商人的販運才能夠滿足呂宋島上已經增加到了八十三萬的移民的需求。

不僅是臺灣的商品外賣,更有南洋的各種原材料的引入,同樣刺jī著臺灣商業的發展。

由於臺灣半鎖國的政策,使得臺灣大部分的原材料都是透過臺灣的那些本地大商人輸入的。所以,在南洋的商業環境安全下來之後,南洋的各種原材料,包括呂宋島上新近開採的銅礦石和煤炭,荷蘭人控制之下的香料群島的各種香料,木材以及各種特殊用途的礦石等等,甚至在安南都有臺灣商人販運當地豐富的煤炭資源的身影。

當然這裡面少不了大明的身影,只不過因為大明局勢的變動,使得蕭明乾下令降低了臺灣商人在大明的活躍度。所以,臺灣同大明的貿易額比之去年降低了9,不然商業的產值增長幅度會更大。

可以這麼說,臺灣商人在這一年,利用臺灣的工業產品的強大力量,征服了整個遠東地區,連同歐洲的局勢都因此受到了巨大的影響。不過這些不是臺灣現在需要關心的,所有也不多贅述了。

第…要說的是,臺灣的農業的發展。經過近十年的開發,臺灣島上的可開發土地基本上已經被開發完畢了,按理說不應該有多大的發展餘地了。事實上恰恰相反,因為掌握了呂宋島,在取得了蕭明乾的同意後,軍政fǔ稍微的增加了種植經濟植物的土地的比例。

這一年來,臺灣的甘蔗種植量增加了80,其他的如yào材,蠶桑的種植也大幅增加。同時有些地方在當地政fǔ的指導下,增加了飼料用作物的種植,使得臺灣的ròu類供應比之去年增加了61。

雖然糧食用地的比例降低了,但是臺灣今年的糧食產量卻並沒有降低,反而因為單產的增加而有了一些提升,雖然幅度不是很大。

所有的這些,使得臺灣島上的農業產值增長了18。再加上物價的回升,農戶的收入有了大幅增長。

當然這只是臺灣島上的情況,如果在加上呂宋島,這一年臺灣農業的增長幅度甚至超過了工商業。不過,呂宋島上很多地方剛剛開發,再加上很多都是種植當年看不到成果的經濟作物,所以想要知道到底有多大的成就還得等上一兩年。

三百八十一章初步進入瘋狂發展軍備階段的臺灣(第一更)

三百八十一章初步進入瘋狂發展軍備階段的臺灣(第一更)

當然,成長幅度最大的並不是以上的這些,而是蕭明乾剛剛建立起來的金融體系。

蕭明乾建立的這個金融體系雖然漏dòng很多,而且非常的流氓。不過,對於這個時代的臺灣來說非常的有利。

一來,新幣的發行初步規範了臺灣的金融秩序。相比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