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3 / 4)

小說:龍起明末 作者:剷除不公

服務。調節整個臺灣社會的財富分配,不至於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現象,特別是這種大規模的收入不平衡。長久下去,這種不平衡對臺灣整體的經濟格局是有害無益的。

現在既然已經擁有了免除農稅的條件,也有那個必要,我們就應該去做。至於其他方面的考慮,一切以實際的需要出發,予以忽略。而且,現在取消農稅,還只是個開始,過幾年,我還打算給予那些普通農戶以一定的補助,使得他們的生產積極性更加的高漲起來。”蕭明乾對趙守富的話,非常的贊同,直接坦述了的看法。

在場的人,聽到蕭明乾這麼說,都會心一笑。其實大家都,現在臺灣農業從業人員和工商業從業人員的收入並沒有拉開太多。即使是有,也只是十幾二十兩的差距。這樣的差距還不至於產生太過巨大的影響。

三百四十七章免除農業稅!

三百四十七章免除農業稅!

三百四十八章心中的熱火,溫暖了萬曆四十七年的這個新年

三百四十八章心中的熱火,溫暖了萬曆四十七年的這個新年

在場的人,聽到蕭明乾這麼說,都會心一笑。其實大家都,現在臺灣農業從業人員和工商業從業人員的收入並沒有拉開太多。即使是有,也只是十幾二十兩的差距。這樣的差距還不至於產生太過巨大的影響。

普通的農戶,每家都有二十畝左右的田地,其中大部分是糧食用田。以每畝四石一季算來,一年下來,那些已經穩定下來的農戶,他們的收成能夠達到一百六十石左右。除去自家的消耗,有一百石糧食可以賣出去。這一百石糧食市場上能夠賣到四十元銀元,加上其他的經濟作物,家畜家禽,農閒時的散工等等一年下來,一個四口之家的收入也能達到六七十,甚至**十元銀元。同純工商業從業人員的全家收入基本上是相差不大的。

雖然這種差距有拉大的趨勢,但現在便考慮要進行調節,似乎有些操之過急了。特別是商業階層在軍政府中的代表,吳運東更是覺得有些不公平。

從一開始,臺灣的商業稅收就非常的高,雖然幾經調整,但仍然達到了利潤的一成五,在臺灣的稅收體系中,只有工業稅收與之平齊。其他的如農稅,個人所得稅等等稅種都比之低上很多。

繳納如此高的商稅,商人階層在軍政府的權利體系中卻沒有得到相對應的權利,吳運東等人當然有些不樂意。不過,這種不樂意也只是淡淡的一點,畢竟相對於大明,臺灣不管經商環境還是商人的政治地位,都是不可同日而語的。首發

更何況,督軍府和軍政府正在用刀槍,為臺灣商人開闢更為廣闊的市場和原料產地,如此一想,商人們也就沒有怨言了。

最終,在全場三十二人,二十三人贊成,七人反對,兩人棄權的情況下,免除商業稅的決議就這麼透過了。這可以說是臺灣第一次的民主表決,也是蕭明乾統治的中前期,少有的幾次民主表決中的一次,在民主史上具有相當高的歷史地位。

大年初一開始,整個臺灣都沸騰了起來。因為臺灣的三大報紙在第一將這個決議報道了出來,而且全部都是頭版頭條。

種田不納糧,這天下還有這麼好的事情。臺灣的民眾,絕大部分都是來自大明的那些災難深重的地區。沒有來到臺灣的他們,即使是在絕收的情況之下,大明也沒有真正的免除過皇糧,即使名義上,大明皇帝的確發過免除糧賦的聖旨。

來到這臺灣,不僅全家都過上了大明那些中等地主才能過上的好日子,再也不用擔心餓肚子了。沒有了敲骨吸髓的盤剝,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所有百姓的心中已經是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所有的人都對督軍大人和軍政府抱有強烈的感激。

萬萬沒有想到,今年一開始,督軍大人和軍政府又給所有人送上了一個最不可思議的新年大禮。免除五十畝(含五十畝)以下的農戶的農稅,五十畝以上的農莊的農稅也降低到原來的一半。

報紙所到之處,無不驚起無數的不敢置信的驚呼,從北往南,從大年初一到初三,臺灣各地的百姓都感激莫名的面向著臺北的方向跪了下來。雖然臺灣已經明令禁止了跪拜之禮,但是又有誰能夠阻止得了百姓們的這種質樸的感激行為呢

特別是那些親人在飢餓中死去的人們,無不悲傷的呼喚著親人們的名字,抽泣著默默向他們講訴著來到臺灣後的一切,告慰著他們的英靈。

大年初一,當唐洪生剛剛起床,走出臥房晨練的時候,只見陳李氏帶著剛剛九歲的小女兒陳靚兒恭恭敬敬的跪在唐洪生的門前,見到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