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窗戶邊。
就見一隻約二三十人的隊伍的前頭,京城狂士韓秀才正在振臂高呼。十幾個身穿士子裝束的秀才追隨在他身後,再後面都是跟著看熱鬧的人。衣衫、服飾各不一樣。
“這是在搞什麼?”
“為首的是京城名士韓秀才。他是國子監的貢生。東林黨人。”
“賈師弟!”公孫亮哭笑不得的拍拍賈環的肩膀。他們兩個是知道內情的人。賈環“唆使”韓秀才仿前明楊文憲公義舉時,他就在場。沒想到韓秀才還真去做了。
賈環微微搖頭,判斷道:“公孫師兄。韓秀才沒聚攏多少人。他達不成目的!”
正在議論的書院眾士子都安靜向來看向賈環。小胖兄羅向陽好奇的問賈環,“賈兄,怎麼回事?”
賈環道:“韓秀才得知順天府府尹陸新翰貪墨挪用永定河河防銀兩百萬兩,正在為這件事奔走。”
“啊…”眾人驚呼一聲。紛紛沉默下來。
在這明媚的春天裡,有的秀才出門喝酒泡妞,有的秀才出門疾呼為國家奔走。他們都是還沒有進入社會的年輕人,多少有些觸動。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聖人可沒有說將這作為人生的理想、目標。
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這時,三樓上中突然傳來一陣大笑,“哈哈,哈哈!可笑,可嘆。區區十幾名士子也打著為民請命的幌子。韓秀才,名不副實。廢物也!”
一直沉默不語的衛陽突然爆發,尖銳的怒聲大喝道:“樓上是誰,報上名來!”
第八十七章 文戰三場
樓上有人回應:“在下宛平章魄。樓下何人?”
這個名字報出來,衛陽頓時啞火。他爺爺是從二品的左布政使,一省之長,封疆大吏。但章魄的爺爺章華陽是正一品的大學士,入值南書房,執掌朝廷中樞之地。
華陽縣是章家的故鄉。周朝如明朝舊例,好以籍貫稱大學士。比如,明朝名相張居正,人稱張江陵。明朝官僚技術水平排在前三名的申時行,人稱申吳縣。
衛陽13歲過縣試,被譽為神童,少年老成。當然知道不能和章魄起衝突。只是一口惡氣憋在心裡著實難受。
這時,同學們中響起一陣長笑聲,就聽見賈環揚聲道:“手下敗將,何足言勇?宛平賈環在此!”
醉仙樓三樓華美的“百”字包廂中,左側臨窗的位置處坐著的章魄臭著臉不接話。心裡很是不爽。他們雙鶴書院的同學恰好也在今天到府衙報名。
同桌的書院同學為章魄說話,大聲道:“吾不知賈環者何人。宛平某甲在此。”我們姑且稱這位配角老兄為某甲。
二樓中,小胖兄羅向陽高聲道:“宛平羅向陽在此!”
宛平某甲立時噤聲。辛亥年宛平縣縣試案首羅向陽。這沒的說。此人是宛平縣縣試童生第一人。
“哈哈。”二樓中聞道書院的眾人都是痛快笑起來。許英朗讚道:“羅君子,你好敏捷的心思。”很明顯,樓上的絕對是雙鶴書院來的童生。縣試案首足以力壓。
這時。三樓中某乙道:“樓下可是聞道書院諸生。何必口出惡言。在下大興某乙在此。”
二樓的諸位同學都是笑著看向衛陽。衛陽心中湧起一陣很奇異的感受。第一次以來,他感覺他的驕傲,不是由他的爺爺、他的家世帶來的,而是由他自身的實力帶來的。這種感覺真好。
衛陽揚聲道:“大興衛陽在此。爾等背後論人是非,豈是君子所為?”
三樓中傳來一陣罵孃的聲音。大約類似於現代的詞彙:臥槽、尼瑪、你妹等等“感嘆詞”。
不服不行!
聞道書院今年縣試逆了天,竟然拿下京城中宛平、大興兩縣的案首。一院雙案首。實力異常的恐怖!偏偏他們現在“道左相逢”,讓人情何以堪!這…該找誰說理?
安靜了一會,雙鶴書院有人反駁道:“持正之論,何來背後論人是非?天下事,天下人說。”
兩家書院計程車子都喝了酒。本來就是關係並不融洽的兩家書院。場面頓時有點火藥味。隔著樓上樓下你一句我一句的吵起來。都是讀書人,酒樓方面也不來管。
公孫亮對雙鶴書院很有些怨念,前些天雙鶴書院的楊山長還諷刺他科場不力,拿著酒壺,在窗邊豪氣的道:“雙鶴書院的諸位,不要做口舌之爭。來,來,來,以文章論高下!”
雙鶴書院的諸生又一陣無語。論你妹啊!
樓下說話的是聞道書院的大師兄公孫亮。誰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