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認,何朔此人還是很有兩把刷子的。不愧是朝堂文臣中的領袖人物。
何大學士就此扳回一局。
坐在寶座上的雍治皇帝見氣候差不多,符合他的心意,便定下來,道:“如此,以翁宗道為第一。”再道:“劉卿繼續讀卷。”
天子金口一開,所有的紛爭就此消失。何大學士回到位列中。劉飛白領命上前,繼續讀第三名周慎行。劉大學士養氣功夫還是不錯的,表情嚴肅的讀卷。但讀起卷子來,抑揚頓挫。結果是,文華殿裡的大臣們都聽出來,他心情很好。
衛弘禁不住莞爾一笑。許澄心裡也放下心來。何大學士將局面扳回,現在這種情況下,對賈環是很有不錯的。即不用站在風口,又不用承受其他額外的壓力。
劉大學士讀卷完成後,行了一禮,退下去。至此,整個殿試的形式就算走完。天子定了翁宗道為狀元,賈環排第二為榜眼,周慎行為探花。
文華殿裡的大臣如白璋、殷鵬、俞子澄等都準備離場。乙卯科恩科的殿試終於是結束了。可謂“好戲”連連。就剛才殿中的這一幕,就是很不錯的劇啊!
然而,就在這時,坐在寶座上的雍治皇帝說道:“宋溥,你接著讀卷。”
文華殿中,氛圍陡然一緊。謝大學士心中一喜,而何大學士、衛弘、許澄心裡都是一苦。
因為,天子的意思是他還要再選一下三鼎甲的人選。沒有會認為這是衝著第三名的周慎行去的。矛頭,直指賈環!
雍治皇帝這是明著告訴文華殿裡的大臣們:朕要壓一壓賈環此子的仕途,絕不允許明朝時的權臣出現在國朝。(未完待續。。)
第四百五十章 高手之高高手
所謂權臣,說的不是謝大學士這樣的領班軍機大臣,即便他已經當了十二年的領班軍機大臣。樹大根深。但他還算不上權臣。
他與權臣的區別是很簡單的:雍治皇帝定下來的事,謝大學士就無法反抗。有意見也得執行。
國朝繼承了明朝的政治制度,但又在明朝制度上做了改動:取消內閣,設南書房、軍機處分管行政和軍事。以六部為辦事機構。這使得君主集權達到了巔峰。
不過,時值今日,史變遷。南書房已經裁撤,只留下軍機處。但軍機處與明朝內閣的地位、權利還是有差距,只是秉承上意辦差而已。
這一點,從天子對軍機處大學士們的稱唿可以看出來,稱“卿”,還是臣下。而明朝的天子對內閣大學士稱“先生”。這是顯然的尊稱。
所以,以何大學士為首的一些文臣,一直希望恢復明朝時的文官政治:以文官治國,聖天子垂拱而治。天子是權力的來源和國家的象徵。但行政權、事權,則歸內閣、六部。以此架構,來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
否則,天下事,盡系天子一人,國運如何能長久?天子總有倦政時。後來的天子亦不免有昏君。
因而,在周朝這樣的政治制度之下,想要出現明朝時期的強勢首輔(權臣),非常困難。
明朝的強勢首輔是什麼樣的呢?
張居正說:我非相,乃攝也。這句話不用解釋了吧?太嶽相公活著的時候,是非常牛逼的。日月為明,萬國仰大明天子;丘山為嶽,四方頌太嶽相公。
他和李太后不得不說的故事時常見諸於各類隱秘流傳的話本、小黃……文中。當然,這並不損害他的政治形象。功在社稷,罪在其身。
大明唯一相,張居正之後再無張居正!
稍微弱一點的首輔版本:楊廷和老先生。三朝元老,說一不二。正德帝后,嘉靖皇帝都是他選的。在嘉靖皇帝繼位之前,帝位空懸的一段時間裡,明帝國便是他當家作主。
再弱一點的版本:有三楊、李東陽、夏言、嚴嵩、徐階、高拱等人。詳細事蹟可見史書。
周朝制度如此,但賈環的出現,則有可能打破之前的慣例。他的身份是勳貴世家、外戚。但同時以科舉文臣出仕。集合了勳貴集團、文官集團兩個對立集團的雙重身份。
同時,還要留意他的年齡。若是他在雍治天子死前,成為元老重臣,則必然在下一朝成為權臣強勢首輔。皇帝通常命都不長,若再為下一位天子的帝師,和張居正相差不遠。若再嫁其女與天子,則與王莽、隋文帝楊堅可以類似矣!
皇帝都是多疑的政治動物。特別是在涉及皇權、皇位這種事情上,再廢的皇帝都會在意。但凡有一絲苗頭、一絲可能,都會引起皇帝的警惕。
雍治皇帝現在的做法,就是亮明他的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