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部分(3 / 4)

小說:奮鬥在紅樓 作者:淘氣

?有幾個人聽得到?答案不問可知。

真理報亦然。御史有說話的權力,但訊息傳播的渠道,卻卡在真理報手中。這一點,賈環在推行一條鞭法的大辯論時,已經向朝臣們展示過。

所以,不要問朝臣們為什麼最近半個月罵賈環罵的那麼兇殘。這是有原因的。他得罪了相當一批反對一條鞭法的大臣。這樣的聲浪,不僅僅是宋天官、順親王、大週日報推動。

順親王眼光毒辣,但這更加堅定了他打掉順親王的決心。所有人,以為他今天站在武英殿上,只為自保。但他要在這不可能的時刻,絕地反擊!

魏翰林當即語塞。真理報的奧妙,他當然是清楚的。他脾氣不好,不代表他人不聰明。

這時,宋天官出列奏道:“陛下,賈環把持言路,凡是有利於何朔的在頭版頭條,凡是不利於何朔的壓在報紙角落。如此,太祖設言官何用?古人云:兼聽則明,偏聽則暗。臣請陛下罷黜賈環,另選賢良主持真理報。並問罪何朔。”

武英殿中的群臣,出現微微的躁動。有些人在後排小聲議論。

倒不是宋天官將戰火燒到何大學士身上讓他們詫異。這場朝爭,早晚要王對王。但是,戰局才剛剛開始,宋天官現在就下場,令人驚訝啊!

許澄微微皺眉。這是意外。不是先應該定賈環的罪,再牽扯到何大學士身上嗎?賈環有罪,那麼用他的何大學士自然有錯。宋天官不安套路出牌啊!

宋溥彈劾何朔的力度是比較輕的。天子信重何朔,他不可能用太激烈的詞語。

但是,宋天官表態後,接而連三的有大臣出列彈劾何朔,求嚴懲。處罰結果從問罪,到罷黜,治罪,下獄,殺頭。官越小,用詞越狠。武英殿中,出列的官員足有近二十人。

前面有宋天官帶頭!這時,就顯出宋溥親自將戰火燒到何大學士身上的用意。烏壓壓的人群,立在武英殿中,向天子面奏,壓力驟然而升。

面對彈劾,何大學士沒有廢話,走出來,免冠頓首,朗聲道:“臣乞骸骨。”

但凡宰輔被彈劾,慣例都是要“乞骸骨”,作為表態。但在此時,何大學士一方的官員沒有任何表態,何大學士就擺出這個請去的姿態。這意味著什麼?

朝臣們看著何大學士的免冠頓首的動作,隨著他“乞骸骨”三個字出口,武英殿中針落可聞,氣氛瞬間就變得緊張起來。至此,雙方短兵相接。局面在無聲中激烈到極端。勝負就在天子一念之間。

雍治天子笑了一聲,道:“何卿請起。朕不許。”又環視眾大臣,道:“真理報掛在翰林院下,被賈環攫取掌握,確實有些不妥。諸位臣工,有何建議?”

雍治天子用了攫取這個詞,大部分朝臣都明白什麼意思。這對賈環而言,不是一個好的評價。左副都御史韓伯安的彈劾,還是有作用的。

吏部左侍郎,翰林院侍讀學士,江湖人稱何相三大幹將的許澄立即出列,奏道:“陛下,可單獨另設文宣院。專門管理報紙一事。”

一名侍郎道:“不妥。怎麼能專門設立官吏編制?徒耗國家錢糧。再者,先請陛下定賈環之罪。後議真理報。”

朝堂就是一個舞臺。剛才眾大臣彈劾何大學士,賈環人微言輕,沒有發言權。而現在,到他上場了。矛頭再次指向他。又是一名要求治他罪的大臣。壓力如山重。

但,危險和機遇並存!

賈環深深的吸一口氣,走上前兩步,摘下官帽放在殿中的金磚上,頓首叩拜,道:“臣乞骸骨。”

第六百一十七章 武英殿不相信眼淚

這年頭,假作辭官,以退為進的事情多了去。這是每個官員都要熟練掌握的技能。正所謂,好官我自為之。誰耐煩做平民?

但是,賈環如今才十四歲,這個年齡在御前“乞骸骨”,未免有點搞笑!怕是破了自秦漢以來,“乞骸骨”的年齡紀錄。這讓殿中這些四五六十歲還在仕途上拼搏的人情何以堪?

武英殿中,頓時響起一陣嗡嗡的聲音。

終於啊……!賈環被朝臣們彈劾半個月,他硬撐著不辭職。都有人譏笑他是“賈棉花”,耐彈。現在,終於在御前抗不住壓力了,主動辭職。

“肅靜。”監察御史朱鴻飛怒視各方陣後排交頭接耳的朝臣,履行糾儀的職責。心裡一陣發苦。他剛才還想著賈環今天過關的機率大增。不料,賈環直接請辭。這是打悲情牌嗎?但是,效果恐怕不是很好。唉…

武英殿中的喧鬧,漸漸的安靜下來。此時,武英殿中的主流觀點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