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以我的立場來說,我們殘忍一些能安定天下嗎?現在大一統的局面是靠對六國的血腥鎮壓所得來的,他們對我大秦深懷仇恨,隨時都有死灰復燃的可能,要徹底剷除六國的殘餘勢力,就只有用殘酷的高壓政策來對付他們。所以對於我的殘暴,在我的心目中是一種政策手段,是適應現今社會的現況的。
如我不殘忍,那些六國的餘孽就會捲土重來,天下就會再次陷入戰火紛起的局面,人民的生活會比現在還好嗎?“
秦始皇愈說愈是激動,語氣昂揚的接著道:
“我所施的殘暴政策是有些迫不得已的,但是世人有幾人能瞭解我的這番苦心呢?
‘政治’這一詞很是複雜,有時候作下的惡事是身不由己的。世人都只知道咒罵我,其實創業的艱難他們卻又知道些什麼?
他們又懂些什麼?我今天所取得的成就有誰能知道我為之所付出的慘重代價呢?喪失親人的‘痛苦,孤獨寂寞的滋味,這都是一個成功者心底深層處的悲哀啊!“
孟姜女聽完秦始皇的這一番話,心下也不禁有些感動。雖然秦始皇對自己的評說還是顯得有些牽強,但在某些程度上還是不無道理的。
作為一個開國君主,要成就前人所不能為的事情,他所面對的困難和挫折自是有許多,要解決這些困難,要解脫那些挫折,他自也是需要付出許多的代價。
或許他的政策是存在著不少錯誤,但在他的立場看來卻不一定是錯誤。其實秦始皇統一中原以來,所作下的功勞卻也是功不可沒的,他統一了文字,統一了度量衡,統一貨幣,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國家體制,等等這些措施都在政治和經濟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只不過秦始皇太進激進,同時也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使得這些正確的政策和措施偏離了歷史需求的軌道。不斷的推行苛暴政策;無限制賦稅徭役,再伴以嚴峻的刑法,結果使得舉因上下的人民對他怨聲載道。
唉,秦始皇的天下是靠武力得來的,或許這也註定了他用武力來治天下的政策體制吧!
人無完人,秦始皇或可稱作是戰爭中的天才,但卻不是一個治理因君的明君。
有一得必有一失,天意使然,秦朝的天下如照這般的政策統治下去,絕對不會長久。
孟姜女亦也是滿懷感慨的望了神情激動的秦始皇一眼,嘴上卻是不敢把心中的想法說出來,只苦然一笑道:
“皇上說得極是,世人對你的看法顯得有些偏激了些。”
秦始皇這刻也漸漸平靜下了心懷,仰天一聲長嘆道:
“自古英雄多寂寞,說來我今日雖然取得了萬人之上的祟尊地位,但是其實我內心的空虛,卻是又有幾人能夠體會得出呢?”
秦始皇在說這話時又是不知不覺的想起了項少龍,想起了昔日自己有頂少龍在身邊時的那種溫馨如家的感覺。
要是現在太傅項少龍還在自己身邊那會有多好啊!就不會一個人承受各種壓力了,同時太傅也會教自己如何解決自己現在所遭受的各種心理困境,自己也就可生活得輕鬆些了。
十多年的征戰生活已經讓秦始皇感覺有些討厭戰爭了,同時那無以數計橫屍遍裡的屍體讓秦始皇想來時就會讓他感到一陣陣的心悸,空虛寂寞的感覺時常掠過他的心頭。、現在唯一讓他大感刺激的就是金錢和美女了。只有這些才能讓他沉迷和興奮,讓他感覺到空虛的滿足。
權力他已經是滿足了,統一了七國,中原現在是唯他獨尊,報仇的慾望也早就消退了,害死母親趙妮的罪魁禍首趙穆己被自己親手殺死,他似乎感覺所有的心願已了。
現在是追求享受的時候了!辛苦了這麼多年,享受一下也是理所當然的!
在追求享受的同時,秦始皇也漸漸愛好上了另一種感覺——就是愛慕虛榮,喜歡向別人誇耀自己當年的功績,並且修馳道,修驪山皇陵,修長城,建兵馬俑等等,他要讓後世也深記著他一統天下的豐功偉績。
還有,就是秦始皇希望自己能夠長生不老,所以拼命的蒐集各種武功秘英和成仙得道之術,廣招天下間的修道士來為他煉長生不老丹。
基於這些不能抑制的魔道思想在他心中的深化,所以秦始皇變得日趨殘暴起來,有時候連他自己也不敢相信有些惡行是自己作下的。
普天下之間,或許只有太傅項少龍才能把自己從泥足深陷的魔道之境中拯救出來了!
在秦始皇小時的心裡就對項少龍產生了一種對他敬若天神的心理,在他心目中項少龍是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