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2 / 4)

臨床抑鬱症,大約15%的人最終會以自殺了結一生。受此症的影響,每年大約損失200億美元。

中國大概有超過2600萬人患有抑鬱症,但只有不到10%的患者接受藥物治療。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抑鬱症的實際發病率約為11%。也就是說,粗略的演算法,每十個人裡就有一個抑鬱的,因此抑鬱症目前已經成為世界第四大疾病,預計到2020年可能成為僅次於心臟病的人類第二大疾患。

也許,看看我們身邊的資料,WHO所發出的警告就不再顯得聳人聽聞了。對北京、上海、廣州三個城市的白領人群所做的心理調查顯示,80%以上的人認為自己時常感到不快樂;70%左右的人在人生的不同時期陷入過抑鬱的低谷。

就連開玩笑的時候,“鬱悶”這個詞兒也逐漸流行開來,好像誰不抑鬱就趕不上潮流,跟不上時代。不同時代的文學作品都會描寫一種時代的浪漫病,比如民國時期的肺癆,比如上世紀80年代的白血病,新世紀來了,有人預言,浪漫而時尚的病就是——抑鬱症。

可是,真的一旦抑鬱了,悲傷還是時尚,冷暖自知。

2。抑鬱症大有來頭

有史以來,抑鬱就一直折磨著人類。早在2400年前,希臘著名醫生希波克拉底,就已經將抑鬱界定為一種氣質型別,稱為“憂鬱質”(melancholia)。

動物會抑鬱嗎?儘管我們不能知道動物的感覺,但它們很可能也具備感受抑鬱的能力,至少它們有時表現出像是很抑鬱的狀態。對於人類來說,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具有抑鬱的潛質,正如我們都具備愛、焦慮、痛苦的潛質一樣。不過抑鬱並不是生活狀況或運氣的標尺,抑鬱也不是人類的弱點。

“抑鬱”的含義是什麼?放下這本書,問問你身邊的人,我敢保證回答的人一定會先猶豫一下,然後給出一個不置可否的答案。

這真的是一個難以確切回答的問題,因為答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回答的人。“抑鬱”這個詞起源於拉丁文deprimere,意思是“下壓”,但在不同語言裡本身可以用來描繪天氣狀況、股市的下跌甚至地洞。當然,還有人的情緒狀態。這個詞兒最早被用於描述情緒狀態是在十七世紀。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二、不同的人群,同樣的抑鬱——什麼人容易抑鬱(1)

醫學家把抑鬱症和癌症、艾滋病放在一起,列為21世紀三大疾病之一。而抑鬱症不同於它的兩個夥伴在於,它可以像感冒一樣無孔不入,防不勝防。那麼哪些人容易抑鬱呢?如果讓醫學家用科學的答案告訴你,那就是——每個人。

這個推論並不過分,因為只要你是一個有情緒和情感的正常人,那麼抑鬱症隨時都會擊倒你。

1。抑鬱症——古老的經典病

事實上,歷史上很多人都經歷過抑鬱,所羅門王、林肯、丘吉爾,以及李漁、貝多芬都是很好的例證。

呃,這些人可能太古老了!

那麼我們再舉一些近一點的例子。

抑鬱症檔案編號 00176435005

榮獲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以中篇小說《老人與海》聞名於世。但是他的生活經歷並不像你想象的那樣,充滿浪漫與激情,相反卻處處是緊張與壓力,甚至他的內心還時常經受著劇烈痛苦而複雜紛呈的變化。他用各種各樣的方式,想要擺脫情緒的陰影,比如不停地旅行冒險、不停地尋求各種刺激等。海明威總想在身體上企求生存,可是他在心理上卻渴望著死亡。

而小說《老人與海》主人公桑提亞哥在海上與魚搏鬥的經歷與內心活動,正是海明威當時矛盾心態的展現。“你儘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這是小說中主人公的內心獨白,其實何嘗不是海明威一生的寫照。

抑鬱,就像一張掙脫不了的羅網,將這位文學巨匠緊緊地纏繞。

為了掙脫出焦慮與憂鬱情緒,海明威還不斷尋求女人與烈酒的刺激,他和眾多女人有瓜葛、搬了無數次家、婚姻上的數次離合——這是對內心壓抑沮喪情緒的逃避;他嗜酒,從最開始只在晚飯後喝一點紅酒,到最後離不開摻蘇打水的威士忌,甚至伏特加——酒是男性抑鬱症患者比女性患者更常用的舒緩緊張和不安的工具。但這些仍無濟於事。他像只被窮追不捨的獵物,最後被逼得走投無路、無處躲藏。在1961年7月2日,他終於用子彈結束了一生。

這一年,病人海明威62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