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看到這公子低頭沉思不語,身子似乎微微顫抖,就不敢再說話,可他哪裡知道段譽此時的心思。
“難道這裡竟是百年後的大理”段譽如此尋思,卻又加以否定“不可能的,世間怎會又如此奇異之事?”可他眼中看到的一切卻又告訴他這是事實,或許只是他不願承認罷了。
“公子……”這掌櫃的只覺得事情不對頭,又小聲叫了一下。段譽回過神來,見到掌櫃的拿著摺扇正瞧著他,就把手探進衣襟找銀兩,可探來探去,始終伸不出手來,原來段譽本是和眾護衛在一起,哪裡會往身上放銀子。這可急壞了段譽,低頭翻著衣襟,只覺得臉上發燙。
正在此時,卻聽到從街尾傳來一陣鑼鼓聲,由遠及近。這時段譽和那掌櫃都向那處望去,算是解了段譽得尷尬。
“皇上到……”
僅僅三個字,聲音洪亮,百姓聽見便跪了下來,只剩段譽還在愣著站在那裡,因為百姓眾多,他又站在靠裡得店鋪門口,所以也沒人注意。段譽聽見那聲喊,心裡卻是咯噔一下,他倒是沒以為在叫自己,因為即位時間尚短,沒有那個下意識,只是覺得莫名得古怪,彷彿現在的一切都有些迷糊。
只見街尾得那片隊伍行的不遲不緩,當先一人身著黃衫,座下馬匹極是神駿,那人拍馬趕了幾步,就當先來到了街的中央。
“眾位平身”
這話說起當真有一股溫和的威嚴。眾百姓聽了卻不起身,彷彿事先排演好似的說道:“謝皇上,祝皇上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僅僅是短短的兩句耳熟能詳的祝壽詞,可從眾百姓的眼睛與神色中卻能看到真誠。段譽此時的思維又被打斷,抬頭看著這百姓口中的皇上,心中思量“莫非這就是我的子孫?”想著卻又搖頭,自己也不能相信。
再看那人,大約五十歲的年紀,身材魁梧,相貌威嚴,坐在那神駿的馬兒身上,當真是一副大家作風。此人名為段世行,雖不是段譽的直系子孫,可段譽卻是他的正牌祖宗。
原來自一百年前段譽和王語嫣失蹤後,眾大臣百般尋覓,卻始終找不到他們的一片身影,於是只能推舉段氏旁系的子孫做了這皇位,至於段譽的事故,誰也沒有辦法解釋,只有對天下人慌稱病逝了。故而一百多年來,段氏子孫只知道祖上有一位盛德帝即位不過一年就仙逝了。
再說這段世行見眾人不起,又聽了那齊聲的祝壽詞,心中感動,慌忙下馬,揮手向四周百姓道:“眾位快起來,我段世行何德何能,能見到大家為我祝壽很是高興,但再擔不起大家如此重禮”。
這翻話說的確實漂亮,也不是段世行虛情做委,大理只是小國,土地不過數萬頃,民風又是極為淳樸,便是皇室子孫,也沒有中原那般高高在上的模樣。這段世行實在是個賢良的君主,從這大理城的繁華就可以看出。所以眾人聽了他的這翻話也不覺得奇怪,只是覺得感激,就都站起。
段世行又道:“眾位能到此來為我祝壽,段世行心裡十分感動,我大理雖是小國,但也能如此繁榮全是大家的功勞,今日我向大家道一聲謝,也祝願我大理國能永遠繁榮昌盛!”眾百姓聽段世行如此說,心裡都是激動,又齊聲道“祝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段世行又向百姓揮了揮手,反身上馬,打道回宮了。
段譽望著他的背影,心思反而沉定下來,也許是看著自己的子孫如此賢良,心下覺得安慰吧。事實擺在眼前,由不得他不接受。段譽生性單純樂觀,此時反倒覺得一陣輕鬆,不為別的,只因這沒意思的皇帝可以不做了罷。可忽的一下又想到現在語嫣還不知在何處,心裡一陣擔憂。那掌櫃的見皇上走遠了,又回過頭來看著段譽,剛要開口說話,卻見那公子先是笑了一下,轉而又緊皺眉頭,便不敢說話。
段譽到是忘了這回事,就是想著語嫣到底怎麼樣,不知不覺就向前走了,只留下那目瞪口呆的掌櫃的還在尋思“這有錢人家的公子還真是高深莫測。”
第四章 豐合當玉
段譽默默低頭向前走著,卻聽腹中一陣輕響,這才恍然道“也不知自己有多長時間未進食了”。就向路邊的一間酒家走去,直至門口,又恍然想起什麼似的掉頭。原來段譽下意識的一探懷中,想起了剛才身上沒有銀兩的尷尬。
這可急壞了段譽,本就生在王家,小時嬌生慣養,即使這三年來經歷得不凡,卻也沒受過苦,更是少有體驗著囊中羞澀得感覺,當真不知如何是好。
段譽在那裡來回躊躇,只見一個大大的“當”字在眼前一晃,正是一家當鋪。段譽看著這當鋪,搖頭苦笑自嘲“想我好好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