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冊。萊爾認為目前地球的地質——包括山脈和河谷等等——都是長期不斷逐漸演化的結果。他的論點是:在這千萬年的過程中,即使一些小小的變化也會造成地質上的大變動。”
“他所說的變化是指哪一種?”
“他指的是那些直到今天仍然在作用的一些力量,如風力、天氣、冰層的融解、地震和地平面的隆起。你應該聽說過‘滴水穿石’的故事,它憑的不是力量,而是不斷的侵蝕。萊爾相信這類微小而逐漸發生的變化,持續千百年後就可以完全改變大自然的形貌。
雖然這種理論並不能夠完全解釋,為何達爾文會在安第斯山山頂這樣高的地方發現海洋生物的遺蹟。不過達爾文字人也一直相信,只要時間足夠,逐漸發生的微小改變就可以造成巨大的變化。”
“我猜他一定想同樣的現象也可以用來解釋動物的進化。”
“是的,他正是這麼想。但我曾經說過,達爾文是一個很謹慎的人。他先提出問題,等到過了很久之後才加以回答。從這個角度來看,他用的方法正和所有真正的哲學家一樣,也就是說:重要的是提出問題,而毋需急著解答問題。”
“嗯,我懂了。”
“萊爾的理論中有一個決定性的因素就是地球的年紀。在達爾文那個時代,人們普遍相信上帝創造世界大約已有六千年。這個數字是由計算亞當與夏娃以後的世代得出來的。”
“真是大天真了!”
“說到這點,後見之明當然是比較容易。達爾文推算地球的年紀大約在三億年左右。因為很明顯的,除非地球存在的時間確實很長很長,否則無論萊爾的地質逐漸演進論或達爾文自己的進化論都無法獲得證實。”
“那麼地球存在到底有多久了?”
“據我們今天所知,應該有四十六億年了。”
“哇!”
“我們剛才已經談到達爾文提出的生物進化的證據,就是那些在岩石各層結構中發現的一層層化石礦床。另外一個證據則是各現存物種的地理分佈情況。在這方面,達爾文的科學之旅提供了許多完整的新資料。他親眼看到同一個地區內的同一種動物彼此之間有極細微的差異。此外,他在加拉帕哥斯群島,尤其是在厄瓜多西部,也發現了一些很有趣的現象。”
物競天擇“是什麼現象?”
“加拉帕哥斯群島是一小群火山島,因此那兒的動植物並沒有很大的差異。但使達爾文感到興趣的是它們之間的細微差異。他發現,他在每個島嶼上看到的大海龜都和其他島嶼有些不同。難道上帝為每個島嶼各創造了一種海龜嗎?”
“嗯,這確實是一個問題。”
“達爾文在加拉帕哥斯群島上觀察到的鳥類生態更令人驚訝。
他發現每個島嶼上的雀鳥都各有特色,尤其是在鳥喙的形狀上。達爾文指出,這些差異與雀鳥在各個島嶼上覓食的方式有很密切的關係。鳥喙又尖又長的地雀是以松子為食,小鳴雀是以昆蟲為食,樹雀則以樹皮和樹枝裡的白蟻為食……每一種雀的鳥喙形狀都完女遷就它攝取的食物種類。於是他想,這些雀可不可能有共同的祖先呢?它們是不是因為千百年來不斷適應各個島嶼不同的環境之後才變成新的品種呢?”
“這就是他得到的結論,不是嗎?”
“是的。達爾文可能就是在加拉帕哥斯群島上變成一位‘達爾文主義者’的。他還發現當地的動物與他在南美洲見到的許多種類非常相似。於是他問:上帝真的一次就創造了這些各有細微差異的動物嗎?還是它們是進化而來的?他開始愈來愈懷疑物種不會改變的說法。不過,對於進化現象發生的過程,他還是提不出合理的解釋。不過,後來他又發現了一個現象,顯示地球上所有的動物可能是互相關聯的。”
“什麼現象?”
“就是哺乳動物胚胎髮育的情況。如果你把狗、蝙蝠、兔子和人類早期的胚胎拿來比較,你會發現它們非常相似,幾乎難以分辨。
一直要到非常晚期之後,你才能分別人類的胚胎與兔子的胚胎。這不正顯示我們和這些動物是遠親嗎?”
“可是這時他仍然無法解釋進化的現象是如何發生的。”
“他時常想到萊爾所說的細微的變化經過長時間作用後可以造成很大效果的理論。不過他仍然找不到一個可以解釋各種現象的通則。此外,他對法國動物學家拉馬克的理論也很熟悉。拉馬克指出,各個物種會逐漸發現自己所需的特徵。例如長頸鹿之所以長了一個長脖子就是因為它們世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