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1 / 4)

然而,不久之後,以色列的國力開始式微,國家也分裂成南北•兩國,南國為“猶太”,北國則仍稱“以色列”。公元前七二二年時北國被亞述人征服,失去了政治與宗教的影響力。南國的命運也好不了多少。它在公元前五八六午時被巴比倫人征服,聖殿被毀,大多數人民也被運往巴比倫充當奴隸。這段“巴比倫奴隸時期”一直持續了四十餘年,直到公元前五三九年時以色列人民才獲准返回耶路撒冷,重建聖殿。然而,一直到基督降生,猶太人都生活在異族統治之下。

猶太人經常提出的一個問題是:

上帝既已答應保護以色列,為何大衛的王國會被摧毀?猶太人又為何一次次遭逢劫難?不過,話說回來,人們也曾答應要遵守上帝的誡律。因此,愈來愈多人相信,上帝是因為以色列不遵守誡律才加以懲罰。

公元前七五O年左右,有多位先知開始宣稱上帝已因以色列不遵守誡律而發怒。他們說,總有一天上帝會對以色列進行最後的審判。我們稱這類預言為“末日預言”。

後來,又另有一些先知預言上帝將拯救少數的子民,並且派遣一位“和平之子”或大衛家族的國王協助他們重建大衛的王國,使這些人民享受繁榮的生活。

先知以賽亞說:

“那坐在黑暗裡的百姓,看見了大光,坐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發現照著他們。”我們稱這類預言為“救贖預言”。

總而言之,以色列的予民原來在大衛王的統治之下安居樂業,但後來當情形每下愈況時,他們的先知開始宣稱有一天將會出現一位大衛家族的新國王。這位“彌賽亞”或“上帝之予”將“拯救”人民,使以色列重新成為一個偉大的國家,並建立“天國”。

耶穌

蘇菲,你還在看嗎?我剛才說的關鍵字是“彌賽亞”、“上帝之子”與“天國”。最初人們只是從政治角度來解釋這些字眼。在耶穌的時代,有很多人想象將來會出現一位“救世主”(像大衛王一樣有才幹的政治、軍事與宗教領袖)。這位“救世主”被視為國家救星,可以使猶大人脫離受羅馬人統治之苦。

這固然是一件美事,但也有許多人把眼光放得較遠。在那兩百年間,不斷有先知預言上帝應許派來的“救世主”將會拯救全世界。

他不僅將使以色列人掙脫異族的桎梏,並將拯救所有世人,使其免於罪草與上帝的責罰,得到永生。這種渴望救贖的想法在希臘文化影響所及的各地區也很普遍。

於是拿撒勒的耶穌出現了。他不是唯一以“救世主”姿態出現的人,但他同時也使用“上帝之予”、“天國”與“救贖”等字眼,因此保持了他與舊先知之間的聯絡。他騎馬進入耶路撒冷,接受群眾讚頌為人民救星,彷彿從前的國王在登基時例行的“加冕典禮”一般。

他並接受民眾塗油。他說:

“時候到了,天國近了。”

這些都很重要,但請你注意:耶穌不同於其他“救世主”,因為他宣告他並非軍事或政治叛徒。他的任務要比這偉大得多。他宣稱每一個人都可以得到上帝的拯救與赦免,因此他可以置身沿途所見的人群中,對他們說:

“你們的罪已經得到赦免了。”

這種“赦免罪惡”的方式是當時人聞所未聞的。更糟的是他稱上帝為“天父”。對於當時的猶太人而言,這是從未有過的事。於是,不久後,律法學者便一致起而反對他。他們一步一步地準備將他處決。

當時的情況是這樣:

耶穌那個時代有許多人等待一位“救世主”在嘹亮的軍號聲中(換句話說,就是大舉揮軍)重建“天國”。耶穌傳道時的確也時常提到“天國”這個字眼,但意義要寬廣得多。耶穌說,“天國”就是愛你的鄰居、同情病弱窮困者,並寬恕犯錯之人。

”’於是,“天國”這樣一個原本具有戰爭意味的古老字眼,到了耶穌口中便在意義上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人們原本期待的是一位很快能夠建立“天國”的軍事領袖,但他們看到的卻是穿著短袍、涼鞋,告訴他們“天國”——或“新約”——就是要“愛鄰如己”的耶穌。除此之外,耶穌還說我們必須愛我們的敵人,當他們打我們時,我們不得報復,不但如此,我們還要“把另外一邊臉轉過來”讓他們打,同時我們必須寬恕,不止寬恕七次,更要寬恕七十個七次。

耶穌用他一生的行動顯示,他並不以和妓女,貪汙、放高利貸的人與政治顛覆分子交談為恥。但他所行之事還不止於此;他說一個把父親的家財揮霍淨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