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4 / 4)

小說:生命的智慧 作者:京文

哪裡,他們都搖頭,我告訴他們,就是來自湖南湘西,來自湘西鄉間古老的祭祀音樂,說穿了,就是兩千多年前“吳頭楚尾”文化的流風遺韻。青年譚盾曾插隊湘西農村勞動,那種音樂浸透了他的靈魂,成為了他在異國他鄉的音樂靈感和創作源泉。在今天經濟和科技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要反其道而行之,我贊成魯迅的那句名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還要再加一句,“越是古老的,越是現代的”,譚盾現在不就成了西方人所追捧的先鋒作曲家嗎?其實他不過是用西方的樂器和現代作曲技巧演繹和詮釋了中國湘西最古老的音樂遺存。

當然,楚文化的代表首推屈原。在《離騷》、《九歌》、《九章》中所包含的想象浪漫的氣質,文字華美的修辭,憂國憂民的情懷都為毛澤東所心儀和推崇,使屈原成為毛終身摯愛不渝的作家。他們二人之間的精神連線和承傳,大家可以在毛澤東詩詞中細細品味,如毛澤東在坐地巡天的藝術遨遊,帝子乘風嫦娥起舞的瑰麗想象,倚天拔劍裁取崑崙的雄偉氣魄,都頗得《離騷》、《九歌》之神韻。我這裡再提供幾個毛喜歡屈原的例子,供大家參考。

(1)毛澤東從青少年時期就特別喜歡屈原作品,如他在長沙第一師範學習筆記《講堂錄》,共計47頁,前11頁就是手抄的《離騷》、《九歌》全文,還寫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