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聽李思道:“如今西王與華中王矛盾激化,大戰看來不可避免了,朝廷方面有了喘息之機,可惜苦了大東國的百姓,要遭受戰禍,人算不如天算,沒想到竟是這番結果,我還以為不久將來與西王府必有一番攻守戰呢”。
易寒道:“李叔,國內分割亂戰之局已是不遠,你可要多多保重啊”。
李思訝道:”小寒,你這是什麼意思”。
易寒沉聲道:“很明顯,依朝廷的能力,根本無法穩住局勢,到時候大戰一起,各方勢力就會割據地盤脫離朝廷,李叔,你應該多為自己著想”。
李思驚道:“小寒你的意思是讓我脫離朝廷”。
易寒道:“不盡然如此,你表明上還是朝廷的軍隊,但李思可以想西王一般,擁有自己的領地,自給自足”。
“卻是為何?”李思迫不及待的問道。
易寒道:“關中四軍原本是為了阻擋西王東進北上的必經要道,如今兩王矛盾激化,雙方必定是一場大戰,而關中四軍身處兩王府的中間,特別是李叔的函谷關,無論西王府要東進還是華中王府要西攻,首先必先掃清障礙,而李叔你夾雜中間,難道你能放他們大軍過關不成,無論那一方要求放他們過關,李叔你都不能應承,這樣一來,你的軍隊必定成為雙方必須清除的目標,要知道函谷關可是進可攻退可守的承東啟西的重要關卡。
李思問道:“你是說我雖無心插手,但因特殊地理位置不得不陷入兩府大戰之中”。
易寒點頭道:“不錯,而且你還是他們第一步要清除的目標,大戰一旦觸發,誰都想佔據函谷關,他們誰也不願意讓這樣重要的關卡落入敵人的手中,誰先一步得到函谷關,誰就先一步獲得地理優勢”。
李思道:“可是朝廷命令我嚴守函谷關,不能撤離半步”。
易寒搖了搖頭,“一旦函谷關被兩軍夾攻,朝廷一定不敢派兵增援惹禍上身,而是會做山觀虎鬥,坐收漁利,而函谷頭被包圍,沒有物資兵力增援,最後一定會城破人亡,李叔你想一想,依你一萬五千人的兵力能否頂住兩府的進攻,而且很有可能會累積關中地區其他三位將軍。
李思點頭道:“不錯,我們四人出神入死,我一旦遇難,他們必定派兵增援”。
易寒道:“正是如此,幾位將軍鎮守關卡才有一戰之力,倘若正面交鋒,一者不佔地利,二者不佔兵力優勢,三者各自為營,定會被一一擊破。”
李思道:“小寒,先見,依你看來,我當如何是好”。
易寒決然道:“全軍撤離函谷關,朝西北方向移動”。
李思道:“西北是西王府的地盤,這樣做我不是成了一支遊軍,沒有物資也沒有根據地,何去何從。”
易寒笑道:“沒有,那我們就跟西王府要,讓西王府劃出一塊地盤,讓李叔你駐軍,有了地盤就有了物資和糧草,也有了生存之根本”。
李思訝道:“西王府如何肯讓出地盤給我駐紮”。
易寒笑道:“用函谷關為代價跟西王府方面換取,如今西王府所有的重心都放在華中王府方面,只要李叔你不阻擋他們的去路,此刻他們也不會無端端的來惹你,徒增是非,再說了明眼人都知道,要進攻華中王府,這函谷關是必須之地,李叔此舉借花獻佛,幫了他們大忙,想來西王府方面割出一塊地盤讓李叔你駐紮也是情理之中,這安頓之法,就是不用李叔你講,西王府方面智囊無數,也會首先想到”。
李思猶豫不決,此舉雖說遠離戰火,但是無疑將朝廷守關重任棄之不顧,到時候西王府方面兵鋒一轉向北,他可遠在千里之外,救援不及,再說了這樣與公然叛變無疑,說道:“此事待我修書一封將此事稟報至京,由樞密院頂奪如何?”
易寒搖了搖頭,“機如火燎,京城那幫人猶豫不決,顧前怕後,等他們商量好做了決定之後,李叔你恐怕陷入重重包圍之中,正所有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許多事情都需要當機立斷下決定做主意,倘若事事都要向朝廷稟報,豈不是延誤戰機,你可見易元帥打仗的時候向朝廷稟報過,時機一旦錯失就不再有,自作主張無可厚非”。
李思嘆息一聲,“這樣做無疑是逼我脫離朝廷。”
易寒淡道:“局勢如此,非但李叔如此,怕是兩府開戰,許多地方廂軍都要自個為王,在亂世之中有一個安身立命之所”,說著易寒拿起筆隨手畫了一個大東國版圖的框架,在西王府與華中王府之間劃了一道長長的線,除了華東地區,大東國已經被分為南北,又在南方地區劃了一個大圈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