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的,不怕死的大臣還是有一些的,曾柔下令京城戒嚴,並且大肆的逮捕這些不服從自己的大臣。
“如果沒有你們,皇上得多可憐?本宮不會殺你們,但也不會放了你們。”
曾柔下令,將他們都關進了天牢裡,並且收集他們犯罪的證據,只要夠貪汙砍頭標準的,曾柔直接送他們昇天。
同時曾柔頒佈聖旨,促進民生,安撫百姓,廣開恩科,讓高中的進士填補他們的空缺,曾柔施恩天下百姓的方法很多,比如雙季稻,比如高產的農作物,比如改進農耕技術,比如疏通河道,比如嚴懲貪官汙吏……
只要更好的能活下去,百姓並不大關心坐在龍椅上的人是皇帝還是皇后!
至於那些想要打著皇帝旗號造反的人,曾柔下手也沒客氣,派兵直接滅殺!
不到一年,天下人習慣了,皇后代替身體不好,又好色的皇帝主政天下。
在曾柔盡顯執政才華的時候,皇帝過得水深火熱,因為曾柔明確表示,對如今活著的皇子都不看好,太子不可能在這群皇子中產生。
皇帝需要繼續努力呢。
對後宮妃嬪,曾柔也明確表示,誰為皇帝生出下一個兒子來,她就獎勵誰,立誰的兒子為太子。
曾柔如同烏雲一樣威壓後宮前朝,後宮的妃嬪若想活命,享受富貴,只有拽著皇帝生兒子!
左右生兒子也她們的目標,李清兒,蕭淑妃,紅貴人,李昭容等等都用盡手段籠絡皇帝,她們不是不擔心曾柔留子殺母,可如果她們不爭寵,便會被曾柔折騰。
曾柔折騰人的手段,往往讓她們苦不堪言,欲生欲死。
她們不相信皇帝就此沉淪,被曾柔壓一輩子,按曾柔的話說,此時正好是皇上低潮的時候,你們不安慰陛下,展現魅力嗎?
原本皇帝還為她們無怨無悔跟著自己有些感動,聽了曾柔這句話,皇帝變得越來越沉默。
李昭容是重生的,她在一眾妃嬪中優勢不大,她記得前生髮生的事情,記得皇上喜歡什麼樣女人,可惜今生的變化太大,皇帝等同於被皇后軟禁在後宮中,皇帝因此 大變,在她的前生,皇帝是一位有名的明君,喜好美色無傷大雅,並不折損他的功績。
在這一世,皇帝落到了這一步,皇帝就快被曾柔玩壞了,李昭容的金手指也算是徹底的被廢了。
每一次皇帝招幸妃嬪,像是為了完成皇后佈置的任務,皇帝所承受的痛苦超乎所有人預料。
縱觀歷史上,沒有一位帝王像當今皇帝,哪怕被權臣威逼,皇帝也沒落到只能生孩子的地步。
曾柔故意逗他,每一次皇帝同前朝朝臣的串聯,曾柔明知道卻不加阻止,每一次皇帝都希望有忠臣的出現,每一次的結果都讓他異常失望。
“皇后娘娘,您何必呢?截下來不就是了?”
“無聊嘛。”
曾柔眼看著皇帝再一次將帶血詔書傳出後宮,似笑非笑的說道:“不讓陛下做點事情,不給他點希望,真把他當種馬處置?本宮還想要皇子呢。”
旁人額頭汗滴滴,皇帝攤上了這麼一位皇后,運氣實在是太差了。
後宮的妃嬪有不少會來討好曾柔,她們也看得出如今主宰他們命運的人是誰,好在曾柔對女人沒多大興趣,不過她不反對妃嬪們對她的恭維。
尤其是在皇帝面前,曾柔更願意同妃嬪們**,每次看皇帝那張苦瓜臉,曾柔都格外的得意。
按說皇后有如此權勢,她便是養兩個面首,也沒人會說三道四。
宮裡宮外的人都曉得,皇后身邊連一個帶把的男人都沒有,皇后更不會被皇帝碰一跟手指頭,旁人懷疑,皇后被皇帝以前傷到了,無法接受 。
……
有一日,皇帝對曾柔說道:“朕想出家。”
“陛下何出此言?”
“皇后啊,朕想修身養性,研讀佛理。“皇帝祈求般的看向曾柔,“同和尚談論經書,朕心情也能平靜一點點,皇后不可能讓朕就這麼死了罷。”
曾柔沉思了好久,“皇上請來的人是佛子?”
“是。”皇帝身上有一種割捨下一切感覺,“皇后,當朕求求你,讓朕見佛子一面。”
等了一年多的高人終於請到了,佛子,今年不過二十歲,但據說是佛家某位大能轉世,身懷佛家舍利,乃是最最有名望的僧人,據說他身上有佛光護體,妖邪根本進不了他身。
據說他落步成蓮,只要他出現並誦讀經書,便可降妖除魔,得諸天神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