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翠砼石放入到地鼎中間,翠砼石渾身呈現出翠色,硬度非凡,可是重量上面,卻非常的輕,是煉製第一種設計的較好的材料之一,由於要煉製護甲,故而劉洋放入的翠砼石可是好大的一塊,怕不是快有三四分之一立方的大小,比起之前煉製的任何法器,投入的材料都多。
劉洋把心神沉浸在了地鼎中間,在神識的操控下,元力一股一股的注入到了地鼎中間,熊熊的火焰就此產生了,這是劉洋透過在自己的經脈中佈置了陣法之後,第一次全力以赴的催動元力,也透過這種火焰訣的控制,切切實實的感覺到了自己的提升。
精純了幾倍的元力,不但放出的火焰訣精純了幾分,同樣的火焰訣,用更少的元力控制,威力反而憑添幾分,控制上面也容易了許多,往常有些澀滯的地方,現在通暢無比,轉換間也靈動了許多。
雖然只是幾個簡單的嘗試,其結果已經讓劉洋喜出望外了,一邊按照煉化的步驟煉化著翠砼石,一邊感悟著提高帶來的改變,難怪煉器和煉丹方面,越是高手,煉製起來也就越是容易,技巧是重要,可是強大的實力作為後盾,也是必不可少的。
翠砼石在劉洋熟練的火焰訣的控制下,緩緩的融化,而劉洋刻意的放慢的速度,還沒有熟悉自己提升的功力,趁這個機會,可要好好的熟悉一下,煉化材料和淬鍊材料,不比刻畫法陣等精細活,慢一點,穩一點,不會出任何問題,他也樂得趁這個機會,緩緩的熟練。
現在劉洋的實力,比之前足足強了三倍以上,不但是整體功力的提升。還有元力本源的提升,不過這種提升不能持久罷了,好在一品法器地煉製,最主要的要求在於技巧上面,也就是對刻畫陣法的精細度,對於全盤的時機的掌控上面,對於元力的消耗並不是終點。一般來說,一次能夠消耗現在劉洋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元力,已經是很驚人了。
百分之三十地元力,經過了這段時間的熟悉和調整,消耗這麼多的元力。最多幾天的時間就可以恢復,倒也不怕這麼的消耗。
翠砼石在各種火焰訣地控制下,逐步的融化,其中有數次,由於劉洋控制的不熟練,出現了一點點的問題,不過這些問題都很快的被排除,翠砼石損耗了一點點,但是和劉洋放入的數量比起來,用於一次煉製。還是綽綽有餘的。
大概10分鐘的功夫,劉洋完成了對翠砼石的淬鍊,本身九天真人留下的翠砼石就沒什麼雜質,用火焰訣把它變成液體了之後,由透過一定地組合火焰凝練了一下,此時位於地鼎中心的是一塊球形的液體。
既然決定要淬鍊護甲。形象當然是重點考慮的物件,看著眼前的球星液體,腦子裡面閃過了無數的護甲,大部分都是較為經典地防護鎧甲,不過這些很快就被劉洋給去掉了,不是太難看,就是有些難以駕馭。選了半天,劉洋才發現自己走入了誤區,既然是練手,考慮那麼多幹什麼,翠砼石又是較為飄逸的材料,就按照盛唐宮裝的樣式,設計了一套護甲。
地鼎重新煉製了之後,完成這個非常的容易。劉洋幾乎心念所動。地鼎中間的翠砼石就按照他的神念,不停的變化著形態。不多時,渾身寧翠,甚至連飄逸地長帶都盡顯無疑的盛唐宮裝形成了,每一個環節都刻畫的盡善盡美,翠綠的衣服,在爐火的映襯下,顯得特別的奪目。
佳零姐她們一定會喜歡的,劉洋看著地鼎中間成型的宮裝,嘆了一口氣,形態構成了,陣法地刻畫也開始了,在設計這套宮裝地時候,劉洋良好的把自己設計地陣法給分配了一下,宮裝的身體是重點,幾乎雲集了百分之八十的陣法,包括幾個核心,因為材料的關係,核心必須放置在防護較好的地方,至於四散的飄帶之類,用來佈置一些邊角的陣法還可以,核心的話,強度太差,受到攻擊的時候,很容易潰散的。
翠砼石本身的質地比較堅硬,能夠刻畫法陣的地方也比較多,劉洋自己現在的水平,他甚至還留下了相當大的餘地,雖然實力強了許多,使用的材料也上升了幾個檔次,就連法器本身也大了許多,可是不應該遊刃有餘到這個地步,之前1400到1500之間,就差了100,可是那一百卻如同是一道天塹,可現在,不但超過了1500,而且還在次之上,又提升了900,等於是1000個陣法差別。
劉洋略微的有些失神,在腦海中把所有的陣法重新的給過了一遍,突然的想到,自己以前佈置的時候,似乎沒有什麼目標,能刻畫多少陣法就刻畫多少陣法,那樣的話,往往比較的倉促,特別是最後刻畫上去的,效果並不是特別的好,有了九天真人的提點,他對於統籌陣法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