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六月二十四早上時,明明是說要運粉條到昆明府的,這時可不應該回得來。
這話把外公他們父子四人、李外公家三人都問笑了。
“呵呵。”外公笑著,邊給爺爺遞上一卷煙,邊道:“本是訂了往昆明府去的,誰想在武定投棧時就遇上了莫老爺了,他聽說你們家這頭的葡萄還沒熟,4000多斤的粉條子也被我們拉完了,就給我打起了商量。”
商量?見外公含笑賣起了關子逗我,我已是大概猜到,但還是一副心急的小樣,拉著外公的手搖晃催促起來。
舅舅們幫著下了騾車,把騾子和毛驢都交給範老爺子他們後,圍上來就是一陣的取笑。
外公倒也不再逗我,直接笑道:“他把手上的三車茶葉和一車瓷器轉給了我們,又把我們這運過去的三車粉條子和四車山貨都接了去。那粉條子可是接的35文,那四車山貨,也是比這邊高了一成左右。我們這一合計,就成交了。”
跑馬幫辛苦,一斤粉條運了兩天的路程能掙上5文,確實已經很不錯的,七雜八雜的山貨能掙上一成,也已經很是不錯。也難怪外公他們會這麼高興。
我正為他們高興時,外公卻更是高興的道:“從過了永仁上去,一路到武定,那邊時不時下雨,但一路上我們都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