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安排了張管事在田邊地頭,都種上了綠豆、芝麻、酥麻和向日葵這些嗎,今年還特別種上了十畝山地的花生,那可不是奶奶以為的要榨油,而就是為了用來試做一批糖的。”
這芝麻是細小橢長型的,而且多為米白色,用來做芝麻桿糖或是餅乾都不錯,但是要想做那豆沙餡兒月餅,卻是要用上黑色的酥麻跟著一起磨了做出來,做成紅黑色的才是更加好看、好吃的。
“芽兒,都想要做些什麼?”大哥雙眼發亮,嚥著口水問著道:“是也學那些大府城裡的點心鋪子一樣,做那些小脆香餅子?還是要做那綠豆糕、豆沙糕什麼的?”
呵呵,我好笑的看著這大府城裡吃過了癮的大哥,笑著打趣道:“大哥怎麼在幾個大府城裡還沒吃夠這些?我記得當時你可是各樣都帶了不少在身在揹著,雖然回家時已經因為擠壓都成了碎屑,但如今應該了還是有一些在家裡,咱們回了家,你找來吃吃過癮就是了,我們自己就不做這些不好販運的東西。”
一找串話,把他二十幾天前的糗事抖了出來,他耳朵一紅,急道:“好芽兒,你就快說吧,你看看,不光是我急,浩清哥可是也等著聽你說正事呢。”
旁邊的浩清哥聽了他這話,倒是沒回著打趣,只看了我急催促道:“好了,芽兒別再賣關子,快把你的打算都細說說,咱們一咱合計回去,該幹嘛咱們就幹嘛啊。”他說完,提醒道:“看看,咱們這麼一路說一路走的,可已經是走了小半的路程了。”
聽他這話,我才是往四下一打量,可不是嘛,也不知道咱們都這麼一路墨跡了多久,竟然已經走了七八里的路了。
從村裡到外婆家分路外的官道,有二十四五里左右,從分岔路再進到外婆家,則有大概不到四里的路程。如今我們已經都下了官道,又往家的方向走了三四里了。
打量完,我也不再拖沓,直接正經的道:“如今我只打算初時做些花生糖、芝麻糖、核桃糖這些,因為這些做著方便,而且容易販運和儲存。”
見浩清哥又要開口,我忙道:“別急嘛,知道你要問什麼,不就是那糖是什麼做的嘛。”
見他急點頭,我才笑逗他道:“用咱們家目前最多的東西做成的,你猜猜是什麼,猜中了有獎勵。”
第一百九十九章 又是一陣忙
對面著兩個哥哥那要揍人的眼神,我忙是一陣的討好告饒。
“這糖,就是用咱們家的包穀粒和大米做成的。”我一句說完,見兩個哥哥不可思議的表情,又補充道:“當然,還得加上大麥芽當引子,就如咱們做豆腐時得點石膏水一樣,那大麥芽就是起到如石膏一樣的作用。”
古人的智慧可是不能小視的,就算是在這樣科技落後的年代裡,咱們的先輩已經不光完成了四大發名,而且就是在這民間,飽含著各種複雜物理、化學變化的發明可是也不少的。
而這幫芽糖,正是用玉米、大米侵泡合適後,再大麥芽混合後磨漿,讓它們先發後了一次物理變化,然後進而在容器裡發生一次複雜的化學變化,進而產生分離後,再濾汁熬煮,最終成就了美味的麥芽糖。
而這麥芽糖,可又是成就出更多如傳統米花糖、麻糖、花生糖、芝麻糖等等美味小點心的東西,當然,這後邊就都是典型的物理反應了。
我正在得意之時,浩清哥已經緊盯著我道:“就像那豆腐一樣做了,就真能成你剛才說的那些糖了?”
“怎麼可能?”我看白痴一樣瞪他一眼,才是道:“只是說大麥芽像點豆腐時需要的引子,哪裡說過像煮豆腐一樣的煮。”
看他和大哥都是一臉好學的模樣,我忍了再想打趣他的心思,把做麥芽糖的步驟都細說了一遍。
話說,我雖然知道這步驟,也是上輩子見外婆和爺爺都做過,但卻真是沒有留意過那比例的配比的。主要的玉米和大米我能記得它們混合在一起時的樣子,大概能知道配比是多少,但那大麥芽,我卻是沒留心過了,只知道每次做時。都沒用太多。
想到這時,我有些認真的道:“現在知道了吧,雖聽著簡單,但是做時包穀和大米的配比好掌握。但那大麥芽得放多少,咱們可是要多試上幾次才能知道了。”
大哥倒是比我看得開,直接笑道:“呵呵,芽兒別擔心,咱們只要知道了做法,那大麥芽咱們家雖沒有,可是村裡也是有不少人在種的,買上些回來生了芽,咱們多試上幾次就行,就算是幾十次。可最後也是能做成。”
是啊,在這生活節奏超慢的古代,咱們什麼都不多,可這時間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