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戰列艦艦長,在一年前的一次北太平洋演習時,用實際行動駁斥了海軍部中越來越濃重的“戰列艦無用論”在北太平洋演習中。其利用充分北太平洋軍演突襲的惡劣的天氣,成功抓住了航母艦載機無法起飛的優勢,以兩艘戰列艦,擊退一隻航母艦隊,“擊沉”一艘航母、一艘重巡,正是那次演習讓海軍部意識到,戰列艦或許用處不大,但卻是最好的航母護航艦。
也正是那次演自,讓這位“戰列艦艦長。名揚海軍,幾乎整個海軍都知道戰列艦艦長馮逸雲。
年青的副官對艦長說道。
“長官,“盤古”號發來了一個很長的報文,這是第一頁。”
在閱讀報文時,又送來了以後兩頁。
“鞍山號戰沒了!”
接過電報的馮逸雲的幕情中沒有一絲的震驚,這是鞍山號註定的命運!驅逐艦攻擊戰列艦隊,除了沉沒,幾乎沒有其它的選擇,無論如何。自己都佩服鞍山艦艦長的勇氣。那怕就是自己指揮漢武號,在碰到這麼一支戰列艦隊時,首先想到的也是逃跑,利用速度優勢,有遠多逃
遠。
但是另一方面,鞍艦的攻擊。卻為的艦隊爭取了時間,這個時間足夠讓艦隊在天明之前,擊沉或者重創那艘該死的航母,從而將海戰的方式變成最傳統的炮戰,而不是在即將天明時,一方面攻擊美軍戰列艦隊。另一方面還要防著頭頂上的飛行的那些蒼蛇。
“好了,現在輪到我們上去了!把鞍山號戰沒的訊息告訴他們,告訴所有的水手“為鞍山號報仇。
在馮逸雲下達命令後,“盤古。號的艦橋電話鈴不斷地響著。
“各炮立刻就像,迅速準備!”
隨著軍官的命令。火控軍官前艦型操作檯成艦型亮起一排排紅燈。那些紅燈代表著“盤古。號上每一座火炮,儘管紅燈上標註有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