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撫淮南。
這一世王誥被徐階弄回了京城,如今任兵部右侍郎,原兵部右侍郎王民應已經遷大同巡撫,這是個沒什麼權利的職務,下面有大同總兵,上頭有宣大總督。
兵部右侍郎巡撫浙江,這是枚不算輕的棋子,嚴嵩在心裡盤算要不要讓趙文華再下東南。
離開西苑後,徐渭沒有回翰林院,徑直回了隨園,很快,諸大綬、陶大臨、吳兌、孫鑨孫鋌兄弟等人陸續過來,他們這段日子幾乎每天都要來一趟隨園,如今倭寇肆掠東南,他們都在擔心鄉梓安危。
“文長兄,聽說長水鎮大捷,桐鄉大捷?”孫鋌一進門就高呼道:“據說都是展才領軍?”
“展才兄還真是倭寇剋星啊!”冼烔樂道:“楊文離京前還說呢,這次回東南要大開殺戒!”
徐渭眼皮子都沒動,慢吞吞的飲茶,等諸人到齊,才說:“展才還沒信來,現在只知道兩次大戰,展才都在場,參戰的有侯繼高、盧斌。”
“這兩人三年前都因嘉定大捷而嶄露頭角。”博聞強記的陶大臨立即道:“那一戰是展才居中策應,總理城內,又定下破敵良策,最後時刻親自持槍出城,才能力斬蕭顯,以畢全功。”
“所以說,侯繼高、盧斌應該俯首帖耳。”孫鋌嘆道:“展才無甚文才,吟詩作賦樣樣稀鬆,不料卻是個殺神!”
“砍的都是倭寇的首級!”徐渭瞪了眼過去,看起來心情不太好的樣子。
徐渭的確心情不太好,錢淵之前的幾封信所預測的最壞可能一一出現,嘉興府糜爛不堪,大股倭寇先後侵襲松江、紹興……
最讓徐渭不爽的是,錢淵在信中提到了,胡汝貞此人通權謀卻量窄,俞大猷、戚繼光兩員名將非要被他指派到犄角旮旯去,這次大戰幾乎一點發揮的餘地都沒有。
就在徐渭拉下臉導致堂內氣氛有些凝重的時候,一個左袖空蕩蕩的漢子疾步入內。
“徐先生,少爺有口信來。”
眾人都霍然起身,徐渭大步走過去,“說。”
劉洪嚥了口唾沫,“少爺明日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