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藏星海?
五府海與軀幹對應,藏星海與四肢對應。
但就像五臟並不對應五座內府,藏星海也以並不同於四肢的方式,獨自混同一體。
通天宮起先居於脊柱海,也即通天海。
而後推開天地門,道脈騰龍,遊入五府海。
推開天地門時獲得的天地反饋,聚成天地孤島。
此島浮於五府海面,需以道元託舉,是騰龍道脈棲身之所。
修者駕馭騰龍道脈,深入矇昧之霧,掃清矇昧,逐次叩開五府。
那麼五府圓滿之後呢?
騰龍道脈蓄積了足夠的力量,便要離開天地孤島,遊入人身四海的下一海,是為四肢海,也即藏星海。
何為立聖樓?
何為星光聖樓?
內府境,是修者對自身的探索。
外樓境,則是修者自內而外的延展。
修行者透過秘法,與遙遠星穹建立聯絡,將自己的意志,投射到遙遠星穹之中。操縱星力,建立所謂“聖樓”。
立聖樓是什麼?是修者在探索自身之後,對自己有了清醒的認知,而後反饋於外。在天地之間,建立自己的影響力。在遙遠星穹,擴張自己的“道”,“闡述”自己對“道”、對“天地”、對“自身”的理解。
現世修行者,常將內府躍升外樓這一個階段,概括成“四聖靈中起高樓”。
蓋因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這四靈星域是遙遠星穹之中,迄今為止,修行者探索得最完整細緻、最具包容性、最能夠穩妥建立聯絡的星域。
也是與現世有著最深“牽絆”的遠古星域。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四靈星域也是現世天地四方的映照。
青龍星域掌木之元,白虎星域掌金之元,朱雀星域掌火之元,玄武星域掌水之元,土之元則掌在中央現世。
四靈星域的偉大意義不必再贅述。
大凡人族修士,大多在此四靈星域中建立星光聖樓。那本身亦是現世人族之光,在宇宙的照耀。
而內府晉升外樓最關鍵的地方,就在於錨定遙遠星穹的第一份星力,在那古老的遙遠星穹裡,留下屬於自己的印記,或者說,自己的“道”。
那是最危險、最容易迷失的一步。
但不是每個修行者,都有自己“道”。
或者說,即便有自己的“道”,絕大部分修士也很難清晰、透徹,甚至於堅定到可以投射遙遠星穹、映照四方的地步。
但就如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所發生過的那些偉大畫面一樣,那些最艱難、最坎坷、最危險的地方,早就被先賢踏平。
映照遙遠星穹、建立星光聖樓這樣的難題,人族先賢也早就探索過,並且為後來者撥開了迷霧。
對應著四靈星域,不同的修行流派,有不同的道途。
可以說各有見異,但又大體在同一個框架裡。
青龍、朱雀、玄武、白虎,此四靈。
道門取其威、誠、仁、殺四字;儒門取信、德、仁、殺四字;法家取威、烈、正、刑四字;釋家取威、德、容、滅;兵家取勢、烈、御、殺……
無論哪一家,都是堂皇大道。
都是可以相容修行者個人小道的坦途。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們也成為了某種“公序良俗”,制約著這個世界,不讓它變得更壞。
當然,並不是說,你立了“仁”字聖樓,就一定是仁愛之士。只是說,至少你在遙遠星穹立起的聖樓,向宇宙傳揚的、公開散播的,是“仁”字之光輝。
至於是真仁,還是假仁,仍是取決於修者自身。
“道”已有了。
後來者,只需從橋上過,而不必隻身泅渡。
現世的修行者,內府修士不必神通也能外樓,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四靈星域的穩定,以及各大修行流派這些“道”的展開。
今時今日之修者的修行,是走在很多前賢開拓的大道上。所以現世,才能愈發繁榮。
立起星光聖樓,在遙遠星穹擴張自己的“道”。而遙遠星穹,也會透過星光聖樓,反饋以星光之力。
修者以此淬體,也在星光聖樓照耀的過程中,真正尋找、靠近、凝聚自己的道……獨屬於自己的道。
這就是通往神臨的道路。
星光淬體是外樓境的基礎,所有的外樓修士都能透過星光淬體強大自身。
但要想更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