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人贓俱獲。到後來,升堂問案,朱知鑑也忽略了一個疑點:陳二姐,夜裡一更出逃,為何清晨才到城外三里?其中有何隱情?我要不說,你就不知道。
4
臨安府衙公堂,肅穆森嚴,三聲鼓畢,八名衙役,面無表情,分列左右,手執水火無情棍,腰掛鐵鏈、拶指夾棍。
朱知鑑換了身墨綠海雲官袍,由堂帳後中門步出,上了高座,雙手平放桌案,面前擺著印璽、驚堂木、籤筒、硃筆、薄冊案卷。
公堂外,廊廡處,人頭攢動,多是死者劉貴鄰里,齊來聽審,先前兵分兩者,尤其興奮,探頭探腦,滿懷期待。
王氏、陳二姐、崔寧三人,並排跪於堂上。
朱知鑑照例一擊驚堂木,剛要開場,值堂公差稟報,王老員外前來,要見老爺。
退休老幹部要尊重。何況,王員外與朱知鑑父親,還有些交情。
請進王員外,賜座旁聽,朱知鑑客氣地說:〃老員外來得正好。這裡,有一串錢,您看看,可是您昨夜贈與小婿的?〃
王員外接過崔寧褡褳裡的十五貫錢,數了又數,一文不多,一文不少,含淚道:〃是老夫給小婿的。〃
朱知鑑再擊堂木:〃崔寧小兒,贓物確認,你有何話講!〃
〃這些錢,確是小人,賣絲織所得。〃崔寧申辯。
〃既做買賣,必有買主。〃朱知鑑說:〃本官問你,買主是誰?〃
〃過路買主。〃崔寧搖搖頭:〃都不認得。〃
〃如此狡辯,就可抵賴麼!〃朱知鑑提高音量:〃本官再問你,你認得死者劉貴否?〃
崔寧搖頭。
〃你不認得劉貴,褡褳裡,卻裝著劉貴的錢;你不認得劉貴,卻與劉貴小娘子,結伴同行,你不覺得,太過巧合了麼!〃朱知鑑不緊不慢地說:〃劉府大門,門鎖完好,窗臺無腳印,即便如陳氏說言,忘記關門,外來劫賊,但,盜賊怎知,劉貴當夜帶錢回來?〃
崔寧無言。
〃本官看來……〃朱知鑑拖長聲音道:〃只有一種可能,你與陳氏,通姦有染,趁劉貴酒醉,她開啟府門,放你進來,你二人共謀其夫,雙雙私奔。〃
〃不是這樣。〃陳二姐忍不住開口:〃有一事,大人不知,妾身已懷有官人骨血,絕不會與人通姦。〃
〃哦?〃朱知鑑心頭一驚。
沒容朱知鑑多思量,大娘子王氏,講了一句話,只此一句,斷送掉陳、崔二人性命。
←虹←橋←書←吧←。
第22節:戲言十五貫·玩笑害死貓(5)
〃野種。〃王氏說:〃想必你與小廝,早勾搭成奸,反說是官人骨血。〃
〃小女小婿,成婚三年,並未生育,小婿身體,一直不妥。〃王員外添了一把火:〃淫婦滿口謊言,信她不得,大人明斷。〃
朱知鑑默默點頭,意思是心裡有數。繼而,威逼陳、崔二人招供。
二人哭喊冤枉,不認罪狀,朱知鑑對二人,分別動刑。
一個妊娠小娘子,一個孱弱小公子,哪受得酷刑,與其折磨而死,不如一刀砍了頭。
二人招供:早通姦有染,昨夜,劉貴帶回十五貫錢,陳二姐引姦夫崔寧來,殺害親夫,劫了錢,私奔。
書吏擬了供詞,陳二姐、崔寧畫了押,摁了手印,兩條性命,就此交代。
朱知鑑神勇,僅用一日,了結大案,水落石出。聽審百姓,交口稱讚。
大娘子王氏,悽然回府,設立靈位,為夫守孝。守孝期過,王員外勸其改嫁,王氏典型的本分婦人,說不等服喪三年,起碼也得過了小祥。按封建禮法,小祥即服喪滿一年。
自劉貴身亡,陳二姐伏法。王氏獨守空房,夜晚,每每被噩夢驚醒,睜開眼,一些血腥場面還在,小娘子目光,幽怨空洞,一刻不移,凝視自己。
王氏喘不過氣,健康指數,每況愈下。好歹捱過一年,中秋之際,王員外差家奴老王,前往劉府,接女兒回家,團聚調養。
王氏收拾細軟,與老王回家,剛出城門,天降秋雨,冰涼刺膚,無處躲避,二人只得冒雨往家趕。王氏腳快,老王腿短,進了小松林,王氏催促:〃走快些,免得淋透。〃
〃走快了沒用。〃老王氣喘吁吁:〃前面也在下。〃
王氏正要埋怨,由打松林間,跳出一壯漢,手執鋼刀,滿面殺氣,厲聲大喝:〃不許走!〃
這個天兒,還有強盜打劫,老王很意外。急忙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