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職的入獄的下場。
而太子趙桓。
這次雖然是以有罪為理由請求宋徽宗降罪,但是這件事知道下朝結束,宋徽宗也沒有去怪罪趙桓的意思,甚至眉宇之間還多了一點點欣賞。
這件事就這樣結束了。
在眾臣的參拜下趙佶退朝了。
而李初最為關心的科舉的事,太子這邊也立即打了包票下午就將這件事辦妥。
下午,太子趙桓親自到李初落腳的地方來找李初,同時也將科舉的結果告之了李初。
如今麒麟軍已經正是歸順於朝廷,那麼這汝州、鄧州一地也便就是復歸了朝廷,這既然都是朝廷的子民,這科舉也定然會順利的進行。
只是鑑於如今這鄧州,汝州兩地的縣令尚未安排到位,這縣州拭只能延遲了,等到朝廷派遣新的縣尊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不過科舉這件事可以特事特辦,到時候由汴京城直接派遣考官去鄧州、汝州兩地,為兩地學習進行縣考,到時候考試還得需要李初的麒麟軍多多配合。
“那是自然。”
李初向趙桓拱了拱手,卻突然道:“太子殿下,可曾還記得前日之比試乎?似乎太子殿下還欠臣一個承諾要求呢。”
“說吧,你的要求是什麼?”
李初伸出了一根手指,道:“我要一個狀元的名額。”
“不可能。”趙桓想都沒想就直接拒絕了。
“莫不成,太子殿下說話卻是不算數了?”
“你可也說過,這件事不會讓本殿下為難的。”
“放心,這件事不會讓太子殿下為難的,不僅不會為難,恐怕太子殿下還會很樂意的去辦。”
趙桓沒有說話。
李初繼續道:“不知太子殿下就不好奇這個名額是為誰要的嗎?”
“為誰?”
“李指揮使有一小舅,名楊康。這李指揮使待自家小舅如何,想必太子殿下的情報也非常詳細清楚了,這個狀元名額,便是為這楊康要的。”
“楊康?他才十三……”趙桓失聲驚呼。
“甘羅十二為丞相,楊康都十三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