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1 / 4)

小說:北宋有坦克 作者:大熱

“各位鄉親父老,李初這飯肆呢,這兩日便歇業兩日,後日,後日便會重新營業,至於腳下這塊地面,這兩日還請各位鄉親不要到上面踩踏,同時也幫看著點,不要讓其他人進來。

兩日,兩日過後,大家就能見到真曉,屆時歡迎各位在上面肆意妄為。

這兩日,還是請各位多擔待點,李初有禮了!”

李初對著人群鞠了躬,然後叫來了楊承,讓楊承這兩日在這裡守著。

“走吧,咱們先回去吧,忙活了一上午也餓了,先吃飯,待會還得給阿承送飯來。”

第十七章:北宋第一臺發電機

感謝書友:苦海無舟笑忘憂的熱情打賞。

(今天情況有點特殊,所以更新時間晚了,第二更要12點以後了,大家不用等,早點休息,明日一早就能見了。)

用過午飯後,阿秀竹籃帶著一碗飯菜給楊承送過去,同時也去把楊承替換回來。

小孩子性格比較野,要楊承一直在哪守著,哪能放心啊。

阿秀下午也沒事了,便讓楊承去玩耍了,她則從隔壁借了條凳子,坐在旁邊守著。

李初在院子旁,用木釘一個一個將水車的木板給拼湊,考慮到河流的汛期相關,這個水車做的比較大。

本來,按阿秀的意思,既然做出了水車,就給增加點東西,把河水也引過來。

原因是阿秀在襄城縣一個地主家裡,看見過一輛這樣的水車,執行起來非常的方便,能夠將河水灌溉到田地裡,只是村裡的李木匠也不會做這個,她沒想到李初還會這麼細膩的木工活。

阿秀說的這個,就是正兒八經的水車。

李初做這個,可不是為了造一個水車,而是透過河水轉動水車,起到轉子的作用。

雖然古代沒有汙染,河水也清澈,但作為後世穿越而來的人,在飲用水上面,兩者較之,他還是選擇不遠處的水井。

廢了大半天的時間和力氣,李初的這輛水車終於組裝成功了。

平鋪在地上,直徑達到了六米多,有點大,李初一個人的話是沒法運到河邊的。

而李初所選的那塊河岸,岸邊離水面有一米多,水面距離水底最少有三米,因為用來測量的竹竿只有這麼長,六米大的水車,足夠了。

把水車安裝到河面上,這還得請人來幫忙。

李初又跑到了村子,以每人八十文一天的工錢,請來了十個年輕力壯的幫手。

“小初啊,你說怎麼做,我們都聽你的。”

李初的這個院子,原則上也是屬於這個村子裡,只是沒建在村中央的聚集地而已,這十人裡有比李初大的,也有比李初小的,但個個長的結實,一看就是有力氣的主。

為首的是一個三十多歲的李大叔,叫李漢,虯髯須,長得一臉凶神惡煞的,看上去倒有點像張飛、李逵那種形象,不過內在性格,卻截然相反,非常的溫和,大家調侃開開玩笑他也不在意。

因為李漢能經常在縣裡給大傢伙找到活幹,這一來二去,村子裡年輕力壯的人,都以李大叔為首了。

大傢伙笑臉嘻嘻的看著李初,因為李初給的工錢比別人都高。

“用八個人,先幫我這個抬到河邊。”

李初指了指地上的這個組裝好的水車,把目的地也指給了李漢。

“然後再來兩人,跟我一起到林子裡砍點樹。”

木材倒是夠用,只是用來支撐水車的支柱,需要臨時再去林子裡砍伐。也不用什麼大樹料,就拿著拳頭粗的樹幹就可以了,砍伐幾顆也沒人會說什麼。

三人各抬著幾根樹幹到了河岸邊。

“沒想到小初還會木匠活。”

李漢這群人也認出這是一個水車了,李初點了點頭,然後分派人手,按照他的指引,將水車的樑架固定,水裡面由兩個會水性的人鑽進去用抓釘固定。

考慮到這大冬天的河水冰冷,李初對下水的兩人又各提高了三十文的工錢。

基礎穩固好了,大傢伙一起發力,將水車架起來,安裝上去。

這邊便做事的時候,李初卻在一旁,認真的打量著這十人,因為有前任殘留的記憶,對這個李漢的還是有很深的瞭解,按照自己的計劃進行的話,眼前這個李漢倒是不錯的人才。

除了李漢,這餘下的九人,看他們勞作的時候,也是一股認真勁,沒人偷懶耍滑,也亦可用。

李初暗暗的將這九人的名字和相貌都認真記在心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