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3 / 4)

小說:廢土 作者:沸點123

是殘酷環境逼迫下的無奈行為。為了不被活活餓死,在吃無可吃的現實面前,人們只能把飢餓的目光投向已經死亡的同伴。同類相食,會導致基因產生不可預知的變異。這是舊時代絕大部分生物學家認定的結果。誰也不知道長時間食用人肉究竟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可是生活在廢土世界的餓者卻顧不上那麼許多。暴民,是人類產生變異的最顯著例子。他們非常強壯,肌肉比普通人要發達結實得多,感知能力和力量異常強大,甚至擁有狼一樣強勁的咬肌和鋒利的牙齒。他們的體內生長著各種奇形怪狀的共生組織,這使得他們能夠適應絕大部分惡劣環境。單就生存能力而言,暴民的確要比純血的人類更有競爭力。

這種奇怪的變異,也許是長時間食用屍肉導致的結果。荒野上死去的人,除了自然或者某種意外而死亡,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因為疾病。受輻射影響產生變異的不僅僅是人類,病毒和細菌同樣也在發生變化。它們比舊時代的祖先更強,更能適應新的環境,由此引發的疾病也比以往更加耳怕。在無法得到有效治療和藥物控制的情況下,患病的流民只能等死,繼而成為被同伴熬煮在鍋裡的肉。

營地裡每一個人都會分享這種食物。高溫消毒的方法是否適用於所有病菌,誰也沒有做過透徹、詳盡的實驗。就這樣,病死者的肉很快進入到更多的活人腸胃,在提供營養物質的同時,也使細菌有了新的寄生宿主。它們不一定會成為新的疾病來源,但是這些肉眼無法看到的小東西,肯定會把宿主體內的細胞和某些器官改變成自己最喜歡的方式。就像人類總會用各種傢俱把自己的房間裝飾得漂漂亮亮一樣,這種讓自己住的更加舒適的做法,在病菌看來的確無可厚非。但是由此引發的結果,是人類體內逐漸生長出新的,與舊時代

這決非危言聳聽。如果讓一名舊時代的外科醫生穿越時空限制,在一名新生代人類身上進行最全面、詳細的解剖,他會震驚地發現一

一自己解剖的人類心肌異常強大,淋巴結散佈的區域會更加集中,體內的網狀腺體也會衍生出許多完全陌生的東西。甚至就連骨胳與神經系統的分佈與構造,也變得越來越適應奔跑。

變異並非個體現象。由於食物來源和生活習慣的問題,荒野上的流民變異機率要比定居點內的平民高得多。病變組織也會隨著女性受孕和生產,出現在新生嬰兒體內。長時間的病體改變和多代遺傳的自我完善,加之人體自身免瘦系統的進化,使得在嬰兒體內出現的變異組織並非完全有害。如果拋棄那些可能導致未來病變的非良性因素,它們其實就是人體吸收和抵抗輻射的主要器官。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隱藏於體內,或者直接生長在身體表面的瘤狀物質,荒野上的流民才能在強烈的輻射環境下生存。

在許多流民當中流傳著這樣一種說食用新鮮的死嬰,能夠使食用者擁有對抗疾病的特殊能力。沒有確切的證據表明這一說法的實際來源,也沒人指責這種說法根本就是荒謬。因為的確有很多人在食用嬰屍之後,出現了疾病痊癒的現象。

按照生物學的觀點,懷孕的母體,會將自身擁有的強大免瘦系統遺傳給嬰兒當然也包括疾病。因此,無論嬰兒誕生後是生或死,他的生物免瘦能力都要強於上一代。荒野上的流民發現了這種奇異的治療方法,在沒有任何醫療基礎的情況下,很多流民營地都會刻意留出幾名身體健壯的女人長時間食用病屍,並且用各種方法使她們受孕。病婦誕下的嬰兒,也會被扔進鐵鍋,被全營人熬煮分食。日本密教,食脫醫師

人總要想辦法生存。無論生存方式是否殘忍,活下去,是存在於每一個人潛意識深處的本能。

利用死嬰獲得抗體,這是新生代人類在缺乏藥物治療的現實面前,對抗死亡的無奈之舉。然而,與人類歷史上記載的各種邪惡來源一樣,這種本意原本為儲存絕大多數人能夠存活的方法,卻逐漸演變成為流民首腦和統治上層的殘忍特權。以萊徹爾營地為例,博格和他的兒子就很喜歡蒸食嬰兒。這已經不再是為了治療疾病的需要,而是單純為了滿足他的個人貪婪和對食物的特殊**。畢竟,比起骯髒的死人屍體,還有從荒野生物身上割下的變異肉塊,新生嬰兒肉質更嫩,滋味兒更鮮,營養也更加豐富。

布茲的提醒並非無的放文。博格對於嬰兒的特殊愛好,已經成為一種類似毒癮的強烈需求。儘管身為營地領袖,博格也不可能強令營地裡的流民主動獻上新生嬰兒供自己食用。那樣只會讓流民們感到恐懼和憤怒,他們會毫不猶豫地發動暴亂,砍下自己的腦袋,割裂自己的身體。到了那個時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