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部分(2 / 4)

小說:南宋之我主沉浮 作者:死磕

欣慰的,其實我亦知道史書之中的記載,皇家子弟的那些算計,那些不擇手段,犬子身上是絕不能夠有的,否則我亦不客氣。”

“我對犬子寄予厚望,還望二位先生日後繼續努力,教授犬子成才。”

說到這裡,吳邵剛的臉上竟然顯露出來一絲的擔憂。

竇默站起身來,對著吳邵剛稽首行禮,開口說話了,聲音有些顫抖。

“大人之苦心,下官明白,請大人放心,下官就是肝腦塗地,也要悉心教授吳瑞坤,下官敢斷定,吳瑞坤一定不會辜負大人的期望。”

許衡也跟著站起身來了。

“大人,下官以為竇大學士所言極是,吳瑞坤一定不會辜負大人的期盼。”

吳邵剛看著竇默和許衡兩人,眼睛有些出神。

好久,他才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竇先生,許先生,你們不是要辜負我的期望,而是不能夠辜負天下蒼生的期望。”

李涵薇得知吳瑞坤要出去遊歷的事宜,死活都有些不同意,阿珂察、玉環、青娘以及綠珠,都是反對的,不過吳邵剛已經做出了決定。

吳瑞坤出發之前,吳邵剛在府邸裡面是有些鬱悶的,就連父親吳啟明,母親徐宗英,以及岳母龔氏,都認為這樣的安排操之過急,都表示反對,唯有李庭芝是支援吳邵剛的。

決定下來的事情,吳邵剛不會改變,李涵薇等人想不通,那就慢慢想。

吳邵剛與吳瑞坤交談了好幾次,其實在吳瑞坤教諭的事情上面,吳邵剛也是煞費苦心的,只要是在家中,回到家中之後,他都會檢查吳瑞坤、吳瑞林以及吳瑞博的學識,而且會提出來一些結合現實的問題,在三人回答不上來的時候,詳細的提醒和解釋。

吳邵剛更加註意的是兄弟姐妹之間的團結,作為老大的吳瑞坤,這方面肯定是要帶頭,應該說兄弟之間的關係不好處理,而兄妹之間的關係,則要好處理很多。

權貴之家,兄弟姊妹之間的和睦,至關重要,甚至可以決定一個家族是不是能夠繼續延續下去,而帝王之家,兄弟姊妹之間的和睦,則關乎到了江山社稷。

吳瑞坤、吳瑞林以及吳瑞博的性格都是不錯的,也許是竇默和許衡的傾向性不一樣,吳瑞坤對待事情的整體把握性好一些,也就是全域性觀念強一些,吳瑞林傾向於做具體的事情,吳瑞博則是傾向於專門鑽研學識。

鹹淳七年七月二十日,吳瑞坤開始了第一次的遊歷和歷練。

第四百一十三章 朝廷使者

魏國公賈似道已經決定不再馳援襄陽府城,這倒不是史書上面說的賈似道不關心襄陽府城的情況,而是朝廷大軍已經無力去馳援襄陽,襄陽府城被圍困已經有四個年頭的時間,期間朝廷派遣了大量的軍隊前去馳援,可最終都是遭遇到失敗,這讓後來去馳援的軍士,都有了恐懼的心理,尚未真正開始廝殺,士氣就不存在了,這樣的軍隊是不可能抵禦蒙古韃子的。

賈似道雖然不是軍事專家,也他也知道,老是這樣救援下去,朝廷無法支撐,到最後襄陽府城失陷的同時,朝廷也失去了抵禦蒙古韃子的資本。

從某種程度上面來說,賈似道的判斷是準確的,這根本就不是史書上所說的賈似道把控朝政,不願意馳援襄陽府城,任由襄陽府城被蒙古韃子攻陷。

實力不如對手,這才是根本的原因。

穿越的吳邵剛,是看清楚了這一層道理的,儘管他對賈似道沒有很好的印象,但也沒有特別壞的感受,充其量說,賈似道就是能力方面有所欠缺,而勝任高位、掌控權力之後,有些飄飄然,管不住自身罷了,比起史書上那些奸臣,賈似道算是不錯了。

而且加上推行公田法,的確是得罪了不少人,而且得罪的都是權貴,這也為賈似道今後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吳邵剛和節度使衙門一直都在關注襄陽府城的局勢,各種的預測都會隨時出現,其中最為主要的,就是分析襄陽府城究竟還能夠堅持多長的時間。

這種分析和預測,在蒙古使者末哥親王離開成都府城之後,進行的更加的頻繁。

吳邵剛做出的分析,襄陽府城很有可能在三個月的時間之內失陷,也就是說在十月份左右會被蒙古大軍攻陷,這個預測幾乎沒有得到多少真心實意的支援,包括李庭芝等人都認為,四川方面對河南路的進攻,攪亂了大元朝廷的戰略部署,儘管忽必烈再次派遣末哥作為使者前往四川,可想必忽必烈也不會完全相信那一紙的協議。

大元朝廷對襄陽府城的進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