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家裡發生的這一切的變化,也是為了他的婚禮,更是為了他能夠在媳婦的孃家抬頭。
“爹,娘,孩兒知道了,不過這樣做沒有必要,畢竟是在鄉下,沒有那麼多的規矩,在村子裡生活這麼多年了,突然之間出現如此之大的變化,不要說村子裡的議論,就是家裡人也不會習慣,至於孩兒的親事,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既然是吳家的媳婦了,就要按照吳家的規矩來,絕不是吳家做出諸多的改變。。。”
一個人隨著地位的上升,所面臨的環境肯定是不一樣的,不可能回到從前了。
在家中出現變化這件事情上面,吳邵剛沒有說的太多,有些事情不是以他的意志為轉移的,總不能夠要求父母還和以前一樣,與村子裡所有的農戶都是其樂融融。
不平等已經存在,那就承認。
吳邵剛看向了吳紹尊。
“弟弟,一年多時間,變化很大,書讀的如何了。”
“哥哥,我一直都堅持讀書,先生說了,來年我可以參加縣試和府試了。”
吳紹尊的神態顯露出來尊敬,說話的聲音也刻意的壓制。
“弟弟,讀書是為了改變自身之處境,想必先生也說過這樣的話語,不過有一點我要提醒你,那就是不要忘記了本心,不能夠因為自己成為了讀書人,甚至是有功名的讀書人,就看不起以前的夥伴,就忘記了以前吃過的苦,我平日裡都不在家中,這家裡需要你來支撐的,故而我對你的要求會高一些。”
吳紹尊連連點頭,沒有表示出來異議。
其實這些話語,應該是吳啟明說的,不過眾人都習慣了,畢竟吳邵剛是家中的頂樑柱。
偌大的府邸,能夠容納上千人,吳邵剛本是不同意讓迎親的軍士進入到府邸之中去的,但考慮保密的原因,最終還是同意了,一千多人駐紮在十五里以外的山谷,遲早是會被發現的,到時候訊息傳揚出去,不一定是好事情。
府邸的房屋沒有那麼多,需要搭建帳篷,好在府邸建成的時間不過一年多,而且後院有著大量的空地,沒有什麼大的樹木,搭帳篷沒有太大的影響。
吳邵剛回家,吳啟明和徐宗英是非常高興的,儘管說這段時間很是忙碌,且家中也要準備操辦婚事,還要定下諸多的規矩,誰都是辛苦的,不過吳邵剛能夠回家,兩人就感覺到有了主心骨。
接下來的時間,吳氏家族的長輩悉數都來拜訪,表示了祝賀,縣衙的官吏,以及村中的耆老和里正等等,也都來拜訪。
禮節方面,吳邵剛還是很注意的,他沒有表現出來高高在上的姿態,對於每一位拜訪者都是歡迎的,而且在與拜訪者交談的過程之中,一直都是帶著吳紹尊。
軍士每日裡依舊是訓練,他們訓練的地點,就在村子的北面。
北面有一處山丘,面積很大,一千多人在山丘之中訓練,不會引發任何的注意。
這方面,吳邵剛倒是要感謝父母了,吳氏家族在村子裡有著不一般的地位,村子的北面來的人自然是不多,府邸後面的山丘,更是沒有誰去了,這也方便軍士的訓練。
吳邵剛回家之後,婚事的籌備正式鋪開。
吳氏家族的很多人都來幫忙了,統籌的事宜由吳啟榮和吳啟彪負責,七月下旬之後,身在廬州府衙的吳紹武也回來幫忙了。
吳邵剛倒是沒有過問這些事情,他依舊跟隨軍士一同訓練,每天都是早出晚歸,至於說後勤方面的事宜,也不需要秦漢操心了,家裡自然會解決。
眼看著日子臨近。
八月初一,吳邵剛必須要離開江夏村,前往京城去迎親,八月初八趕到京城,迎親的隊伍在京城之外等候,吳邵剛則是領著百餘人前往李家,八月十六,迎親隊伍必須要返回江夏村,正式的儀式就是這一天。
沿途需要注意的事宜,吳氏家族的長輩,以及和嫂等等,詳細的告知了。
如此的婚禮也是異常少見的,一般來說,迎親都不會太遠,若是走上一天的時間,就算是很遠,吳邵剛卻不然,路上需要八天的時間,而且每天都需要行走百里地以上。(未完待續。)
第一百零五章 迎娶
景定二年,八月十六日,吳邵剛大喜的日子。
所有的儀式都進行完畢,吳邵剛舉著酒杯,給諸多的來客敬酒,當然,他的酒杯裡面裝的不是酒,而是白水,依照他的身份,沒有人會懷疑,更沒有誰會去檢查。
兩個多月時間過去,吳邵剛最大的收穫,並非是迎娶了李涵薇,而是真正鍛鍊了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