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有陳明仁部下帶路就能輕車熟路、萬無一失,竟敢輕兵冒進,在不知我方部署的情況下出險招走捷徑。林彪的算盤打得精啊,他的計劃是一下穿越我衡寶防線,直取衡陽,殲滅我軍主力,然後直撲湘桂邊境,端掉我們的老窩。他太小看我白崇禧和二十萬精悍的廣西子弟兵了。我們要在青樹坪給他埋下絆馬索。”
青樹坪,又稱青水平,位於湖南湘鄉縣西南一百四十里的莽莽群山之中,它是湘中通往湘南的必經之地。白崇禧先在湘鄉作出大撤退的假象,然後命令已退守湘桂邊境的桂軍第三兵團乘夜色北進,在青樹坪埋下口袋陣。白崇禧將前線指揮權交給桂軍名將、第三兵團司令張淦,告訴他:“張司令官,請你牢記‘快、猛、狠’這三個字,這是當年四平血戰制服林彪的要訣。”
當時的戰場形勢的確對白崇禧有利。首先是第四十九軍傷病滿營。當時任四野副司令員兼第十二兵團司令的肖勁光戰後追述道:“以四十九軍為例,6月底從湖北天門一帶出發南下以後,在兩個多月中,病員多達一萬三千多名,其中死亡一百三十多人,轉院治療的有兩千七百餘人。部隊馬匹也大量死亡,僅該軍的一四七師就死了兩百多匹戰馬。在這種情況下,部隊是無法繼續投入戰鬥的。”其次是第四十九軍根據前線情報,認為白部已退縮於湘桂邊境,遂提速銳進,結果毫無防備地闖入了桂軍在青樹坪的口袋陣,遭到桂系王牌軍第七軍和第四十八軍的圍攻,一下子處於四面受敵的被動狀態。
中伏的報告傳到四野指揮部,參謀人員大驚失色,唯有林彪神色不變。他吃著黃豆,漏了一句:“有好戰分子鐘偉在軍中坐鎮,四十九軍就是一個砸不爛的銅豌豆!”
林彪太瞭解了鍾偉了。他是四野唯一從師長直接擢升為縱隊司令員的將官。他愛打仗,氣魄大,作風硬,為了取得戰鬥勝利,他可以將上級命令置諸腦後。在東北,他是少有的敢於對抗林彪命令的悍將之一。一位著名的軍旅作家有一段傳神的文字記述了這段插曲:
鍾偉是有名的好戰分子。按照時間順序,應該先寫靠山屯戰鬥,而且這一仗也比較能體現這位好戰分子的性格和作風。三下江南時,林彪命令五師進至長春路東,配合一縱隊消滅大房身約一個團的敵人。3月9日,五師到達靠山屯西南,夜間行軍,白天睡覺,黃昏起來準備趕路,聽見西南姜家屯和王奎店那邊亂哄哄的。一偵察,是八十七師二六二團的兩個營。鍾偉說打,有人說咱們的任務是打大房身。鍾偉說:“什麼娘賣×的大房身,送上來門來的敵人給我打。”十四團一個衝鋒,攻進姜家屯,俘敵二百多,王奎店連攻數次未下。有的老人說,正在這個時候,林彪來電報,命令五師速去大房身。鍾偉說:“把這股敵人吃掉馬上就去。”那知這股敵人跑到靠山屯,跟二六四團的一個營會合了,拼死抵抗。林彪又來電報,催促執行總部意圖。鍾偉說:“我這兒都吃掉一個團了,一大堆俘虜,也拔不開腳呀。”十五團連衝四次都沒有成功。這時,敵八十八師和八十七師主力分別從農安和德惠趕來增援,林彪的電報也到了。有人說,這回不走也得走了。鍾偉一拍桌子:“誰再說走,我斃了他娘賣×的!”一邊組織攻擊、打援,一邊給林彪回電:“現在正是抓大魚的好機會,我就在這打了,快讓一縱他們都來配合我吧!”老人們說,這一次打了個本末倒置,把一縱和其他縱隊都調過來了,把林彪都指揮了。林彪後來說:要敢於打違抗命令的勝仗,像鍾偉在靠山屯那樣,三次違抗命令。
第66節:釣魚的人是林彪
這一次又是抓大魚的時候了,不過鍾偉和四十九軍這次扮演的是魚餌的角色,釣魚的人是林彪。
青樹坪之戰空前慘烈。在桂軍瘋狂反撲下,鍾偉和他的第四十九軍全體將士在不利條件,浴血奮戰,在付出重大傷亡後,安全轉出。桂軍雖然取得了區域性戰鬥的勝利,但終於暴露了其主力位置,更加危險的是,白崇禧經此一戰,認為逆轉了戰役的形勢,堅定了他死守湘桂門戶的決心。他下令集結所有主力于衡陽、寶慶兩地之間待令,準備與四野決一雌雄。
“‘小諸葛’上當了!”林彪大喜過望,急令以第十三兵團主力組成的西路軍和以第四兵團、第十五兵團組成的東路軍分別佔領芷江、粵北,從兩翼突破敵“湘粵聯合防線”,切斷白崇禧集團逃往貴州、雲南的退路,同時令中路五個軍靠攏作戰,準備一舉殲敵于衡寶戰役之中。
毛澤東敏銳地察覺到了林彪的輕鬆和自信。他親自手書了中央軍委致四野的回電:
(一)同意5日12時電五個軍靠攏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