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你們搞得怎麼樣了?”
齊清諾從包裡拿出小DV給楊景行,邵芳潔也回來和大家一起湊近了準備看一看。
楊景行連線電腦,問:“樂團怎麼說?”
齊清諾說:“陸指揮叫我們先練。”
何沛媛親近齊清諾:“下午老大已經和領導開過會了,討論了一個多小時!”
齊清諾解釋:“說的是音樂節和高雅藝術進校園的事。”
劉思蔓呵呵:“領導開高層會,我們開小會,傳達學習了黨的方針,領導思想。”
蔡菲旋難以接受地自嘲:“我們也要高雅藝術進校園了。”
喻昕婷好奇:“去哪?”
柴麗甜搖頭:“不知道,下半年,跟團裡一起。”
王蕊很有期待:“我就想去臺灣。”
年晴更高遠:“你怎麼不去紐約?”
……
那些都是以後的事,先顧眼前,楊景行連好介面,齊清諾幫忙選擇時間。
看畫面,DV正被齊清諾擺放在排練室的窗臺上,角度不太好但是十一個人都在鏡頭裡,錄製時間顯示07年5月22號下午五點四十五分。
民族樂團負責帶領管理三零六的吳秋寧主任在畫面裡出現了一下又退了出去,但是有聲音:“錄了就下班,好好錄。”難怪女生們都挺嚴肅的樣子。
齊清諾回到座位上調整了一下就示意大家開始,這次先響起的是古箏。電腦播放出來的聲音效果不怎麼樣,但好在楊景行不是樂迷而是顧問。
古箏的動機是全新的,聽起來和原作完全沒聯絡,略顯普通,但也不俗氣,和柴麗甜最初的稿子一樣。
接下來有點不一樣了,二胡和電吉他切入,開始把古箏往有原作sè彩的主題旋律上引,隱隱約約地讓人感覺到《讓我們蕩起雙槳》的回憶。
這個地方處理得很好,不倉促也不拖泥帶水,手法高明而自然貼切,效果更因為配器原因而新鮮動人。如果柴麗甜是dú lì完成的,那她就有能力也修一個作曲系學位玩一玩了。
十幾秒的前奏裡除了古箏二胡和電吉他,再就只有年晴的鼓了。鼓也切入得很好,一點小突然有驚喜的感覺。
相比柴麗甜最初的構想,錄製影片裡的效果簡約了一些,卻又顯得更充實。改動其實比較小,只是少了個揚琴背景,刪了一兩個無關緊要的動機或者主題,但有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的感覺。
前奏之後有一個短暫的安靜,楊景行抽空看了柴麗甜一眼,她一點不好意思的笑容。
安靜之後是雙排鍵響起,拍子明顯比前奏慢了一些。齊清諾很厲害,一雙手幾乎百分百還原尊重了這首歌最初最老那個版本的配器編曲,也和柴麗甜給楊景行的譜子沒什麼出入。
雙排鍵致敬了之後,琵琶吉他切入,柴麗甜領唱:“讓我們蕩起雙槳……”
楊景行有看看蔡菲旋,她果然了得,吉他彈出了貝斯的效果,還那麼流暢。
柴麗甜連忙用盡量短的時間說明:“也是她的主意。”
楊景行就給蔡菲旋一個大拇指。
柴麗甜只唱了兩句,她快結束的時候琵琶淡出,揚琴和胡琴再度進入,邵芳潔接著唱:“海面倒映著美麗的白塔……”
這個地方,柴麗甜最初的譜子上就表現出了她的才華,交接得很不錯,沒有給人突兀倉促的感覺。只是影片裡的效果不太好,因為邵芳潔和柴麗甜的音sè差別比較大,所以導致聲樂沒器樂過渡得那麼輕巧自然。
前半部分的模式就是這樣,柴麗甜兩句,其他女生一人唱一句,各種樂器也輪番登場。邵芳潔時候是於菲菲唱,然後依次是何沛媛、高翩翩、郭菱、劉思蔓、王蕊、蔡菲旋、齊清諾、年晴。
其實柴麗甜很不容易,如果平時,用二胡或者琵琶單薄地伴奏聲樂,是很難讓人聯想到《讓我們蕩起雙槳》這種美好氛圍的。難點是每人只有一句,聲樂器樂過度頻繁。
不過柴麗甜對楊景行和齊清諾的技巧借鑑得不錯,她對古箏的分解和絃也做出了楊景行那種嘗試,甚至織體上的邏輯也有相同感覺,結果效果很好。
難怪作曲系老師一直強調織體織體,這裡就是織體的合理xìng讓柴麗甜的改編不至於失敗。就算沒有歌聲,伴奏也是一件不錯的作品。
最明顯的問題就是女生們的演唱和音sè問題,柴麗甜當然也想得到儘量讓人聲和器樂配合好,但是她還沒那麼高深的功力。
然後就是過門,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