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同日而語。
世家造反跟平民百姓造反是不同的,更不要說這裡頭還有安定鄭家。
安定鄭家雖然比不上滎陽鄭家,但只看鄭家的掌權人是北梁立國以來,目前為止唯一一個大將軍就明白,有鄭家輔佐的世家是多麼可怕。
朝廷和陳晉都是這樣想的,不見康水等七個郡城根本毫無抵抗就投降了嗎?
更不用說有聰明人猜出姜元羲的目標是雁門關之後,更是心頭髮寒。
雁門關是北地至都城的屏障,一旦雁門關被奪,長驅直入就能直達都城。
為了自己的龍椅,陳晉這回不敢大意了,準備派出二萬荊門軍和三萬軍士準備北上。
倒不是他不想再派更多的軍士了,而是沒糧食了。
陳晉聽從老臣的勸告,終於撤了徵收賦稅的命令,又下了聖旨,准許來年賦稅減至二成租子,這才給了百姓們希望,遏制了白眉軍招收人手的趨勢。
百姓們很容易滿足,只要見著有活下去的希望,都不會幹殺頭的事,各地的騷動在這道聖旨之下紛紛漸歇,連帶的姜元羲的丹陽縣也沒有多少災民來投了。
因著征戰失敗,漁陽糧倉又被奪,朝廷想要開倉賑糧無能為力,這回五萬軍士準備北上的糧草還是陳晉咬著牙擠出來的,為此他還帶頭在宮中倡議節儉,太后為了兒子的皇位,第一個嚴格響應。
至於說想從世家手中厚著臉皮借糧食這種事,陳晉連夢都沒有做,世家如今沒有跟著落井下石他已經求神拜佛了。
一得到朝廷王師再次準備出動的訊息,姜元羲就知道自己必須要快,要趁著王師還沒趕到雁門關之前就把雁門關奪下來。
姜元羲勒馬停在雁門關二十里前,手一擺,軍士們利索的開始紮營。
胡曲馮等人紛紛騎馬圍在姜元羲身邊,看著遠方的雁門關,朝廷開始集結王師的事他們也知道了。
“你們覺著我們要多少天才能拿下雁門關?”姜元羲沉聲問道。
至於沒拿到雁門關這種事,不在她思考範圍裡頭。
一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