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可是有著後世的很多歷史評價在,於是格外能分清楚那些人是真心推動變法的政治家,那些人只是政客!
既然已經下定了決心和新黨合作,那麼就少不了要提醒幾句給王雱知道。
可王雱半點都不在乎:“……真人何需擔心?彼輩固然無才無德,可成事不足,敗事卻是有餘。若是不肯容彼輩改換門庭,必然又會激起新的變化。為今之計,只要變法成功,又何懼彼輩真心假意?無非用耳,斯可名狀?”
既然王雱這麼有把握,丁陽也不好多說什麼。畢竟現如今他的名望還不夠高漲到舉世無雙的程度,最好的方式還是合作。
不過一番交流下來,彼此對雙方的心意卻都基本瞭然。至於未來的合作,王雱還是認為存在共同的基礎,但應該以新黨為主。
丁陽沒有明言反對什麼,畢竟士大夫們從來不會真正的認可宗教神棍們的地位。
神棍們騙騙錢還行,可是攪和到政治當中來,就純屬扯淡了。政教合一的王朝至少在國內是沒有基礎的,儒家首先就不幹。
丁陽也知道很多事兒只有真正遇到了,才有解決的空間,現在空口白話說什麼都是白搭。
可以說這次的會面賓主盡歡,雙方都認為達到了各自的目標。不過丁陽也第一次感覺到了頭疼,手底下可用的人才還是有點太少了。
關於這一點,目前也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解決,只能一步一步慢慢來。
在正式答應蕭朝慶前往遼國之前,丁陽先是通知了章義,讓他買回來年紀最好是在6歲以上,而10歲以下的孩子。
“……真人,買孩子不難,可不知真人想要買多少人合算?都要男孩的麼?有沒有什麼外在條件?出身或者家鄉有沒有什麼要求?”
“不,我不是光要男孩,事實上無論男孩女孩,只要符合我的條件就都要。身體健康,智力也要正常,最好是家中沒有其他親人,也就是孤兒。”
章義對這些要求很是不解,以6歲到10歲之間的孩子買回來,無論幹什麼都不行。想要派上用場,至少還需要花費好幾年的工夫培養。
可以說到最後可能是買人回來花不了太多的錢,養活這些人可就不便宜了。
誰都知道,所謂“半大小子,吃窮老子”的俗語。這個年紀的孩子,正是長身體發育的階段,體內所需要的營養可是不小。吃飽肚子後過一陣兒又餓了也是常有的事兒,而且這個年齡段飯量還都不小,甚至隨著年紀增長會越來越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