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你在外面跑,是有什麼難言之隱嗎?”
“唉,官人說的沒錯兒,小人這樣做也是沒辦法呀!”
“那你不妨說說看,若是有理,留下你妹妹陪著也無妨。”其實丁陽沒什麼意見,只想聽聽真話。
小孩沒娘,那說起來可就話長了……
。。。
。。。
第94章勾欄
“原來如此!”聽完劉二的悲情訴說,丁陽若有所悟。
其實這事兒說起來也沒多複雜,就像他從很多古代故事當中所看過的那樣,不算太稀奇。
無非是因為瘟疫,父母長輩全都死掉了,只留下了他和妹妹兩個人相依為命。
結果當初為了給家人治病,幾乎把家裡的田地都給賣乾淨了。結果最後也還是沒能救下來一個親人,反倒在長輩們亡故後不久,同族中又有親眷登門要債。
劉二也不知道對方手裡的欠條到底是真是假,至少他父母臨終前並沒有留下遺言。
但是華夏社會從來都是個宗族血緣社會,尤其是廣大的鄉村當中幾乎沒有太多的官府行政力量介入,而是依靠本身的鄉紳和族長們處理常規事務。
於是在族長的點頭下,劉二和妹妹就被趕出了家門——家裡那幾棟茅草屋都被同族親眷們以還債的名義強佔了過去。
他和妹妹也沒辦法,只好逃到東京城裡面討生活。
總算靠著他的一股機靈勁兒,外加東京城裡的機會眾多,勉強餬口還可以做到。
可因為妹妹不知受到了什麼驚嚇,總是不肯離開劉二的身邊,所以導致劉二也不太方便。
於是兩個人的生活,也就只能飢一頓飽一頓的。
若不是還有居養院可以混口飯吃,兩人現在或許早已餓死街頭了。
別的丁陽比較清楚,但對劉二嘴裡的居養院有些陌生。
問過之後,才知道居養院就是宋代的救濟處,專門由官府撥錢來為一些貧困孤寡之人救助些免費的稀飯和少許救濟金,也會免除徭役或減免賦稅。
不過目前東京城也不過才東西南北共4個福田院,負責救濟事務。
滿打滿算,每天也就能供給300人勉強有口飯吃而不至於餓死。
劉二兄妹若是運氣好,能夠搶上兩碗粥喝。若運氣不好,趕不上放飯也是有的。
儘管數目不算大,可丁陽依舊有些驚訝——敢情在古代君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時候,也有過頗為先進的社會保障制度。不過受困於中央財政,直到神宗以後才逐漸擴充套件全國。
“唔,既然小妹妹離不開兄長身邊,那就跟上!說起來,我倒也沒那麼多的講究。”
“多謝官人慈悲,多謝官人慈悲!您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