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部分(3 / 4)

小說:大宋金手指 作者:噹噹噹當

“太后何出此言,孟鈞與銀鈴這幾日都在問。皇祖母為何不與他們玩呢。”趙與莒見她這模樣,心中暗暗一驚。忙將話題岔開,提起皇子與公主們。楊桂枝自己沒有孩兒,對趙與莒地子女都極盡疼愛,有時甚至有些溺愛了。

“我病了,莫讓他們來,被病氣衝了不好。”楊桂枝笑了笑,突然伸出手,做出一個甚來親熱地動作,撫摸了一下趙與莒的頭。

“官家是個好天子,我大宋中興已是定局,我一介婦人,起自卑微,蒙先帝不棄,得為皇后,又蒙官家孝順,侍如生母,此生已是足矣。”楊桂枝慢慢撫摸著趙與莒的頭,輕輕嘆了口氣,兩人離得近,趙與莒嗅到一股很不好的氣息,他心中一驚,這是死亡的氣味吧。

“若官家只是如此,那還是小孝,官家匡復中原,恢復舊都,開疆拓土,民殷而國富,這是大孝……便是太祖太宗,也未必能如官家了。”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哀家這一世,做過許多錯事、壞事,先帝龍馭的最初幾年,哀家夜不能寐,總覺得那些被哀家害過地人來索命……不過,這幾年已經好了,哀家吃得香睡得穩,便是有什麼風吹草動,哀家也會想,有官家在呢……”

這番話是楊太后真情流動,趙與莒哽咽了一下:“母后!”

“終於叫哀家母后了……你其實一直在喚我太后呢……官家聰明,便是這小地方……”

楊桂枝半是調侃半是輕嗔地說了一句,趙與莒面上微微緊了下,剛想再說什麼,楊太后突然劇烈地喘起氣來。趙與莒替她撫背順氣,良久之後,她才安穩下來。

“官家如此出色,哀家也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了皇后之事,官家自然會有分寸,皇子公主地養育,官家也是成竹在胸,哀家唯有一句,還望官家記著。”

“母后何出此言,有什麼事情,待母后身體好了再吩咐就是!”趙與莒道。

“不成了……不成了……此時不交待,今後便沒有機會了……”

楊桂枝一邊喃喃說著,一邊仔細打量著趙與莒,又喘了幾口氣,她道:“官家太聰明,太過聰明之人,當妨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

趙與莒一驚,垂應是。

“官家……哀家聽得人言,說官家幼時曾得呂祖點化……你生母榮王太妃在府中,也是常年供奉呂祖的……官家說這世上真有神仙麼……”說到此處時,楊桂枝聲間不免有些顫抖。

趙與莒微微遲疑,然後點了點頭:“有的,母后定然會被神仙接引,永登天國……”

楊太后點了點頭,笑了笑,面上泛起一絲與她臉色不合地紅暈:“喚崔與之……罷了,這老兒畏寒,喚魏了翁與鄭清之……還有趙善湘來吧。”

炎黃七年冬十二月十六日,皇太后楊桂枝薨。薨之前,喻魏了翁、鄭清之與趙善湘,好生輔佐天子,遺囑與先帝合葬,儀式殉器盡皆從簡,並將自己私庫中存下的錢二百萬貫盡數捐與國庫。

“太后之錢,竟然如此用法。”

雖然從以孝治國的角度考慮,趙與莒在這段時間內要為太后服孝,但國家大政還是需要他去處理。有關太后身後遺留錢鈔的使用上,趙與莒做出一個出人意料的舉動,他用這筆錢在剛開始興建的金陵大學中修建了一座圖書館,以楊太后的諡號為之命名,稱為恭聖仁烈太后藏書館。

“二百萬貫,倒是可以派上許多用場不過官家要用之為藏書館亦是智舉,太后聖名,必與聖賢之道智慧之書,一齊播名於後世。”

就在金陵城中,兩個讀書人在討論這件事情,前一個李楚雄,後一個則是陳安平這兩個曾經在群英會中大打出手的對頭,如今卻成了好友,不得不說,世事難料。

“卻不曾想在金陵城中會與你陳易生相遇,更不曾想到竟然與你成了同僚……”李楚雄喃喃地說道:“而且還和你能坐在一起喝酒!”

“那有何想不到地,哈哈,我輩男兒,以國仇為私仇,以國恨為私恨,至於你我之間地些許分歧,不過是義氣之爭罷了!”陳安平仍是當初模樣。

他二人這次在金陵相遇,便是來此任教的。新建地金陵大學,需要大量的各科教師,陳安平這些年來苦讀陳子誠、陳任、耶律楚材、孟希聲等人地著作,加之又是家學淵源,倒頗有所成,到金陵大學來教經濟學。而李楚雄在臨安吃過一回苦頭,鬧出老大的一番事情後,被趙與莒勒令回鄉讀書,這幾年來在史學之上頗有建樹,靜極思動,便託了關係來這金陵大學。

這時已不是幾年之前兩人打架的時候了,李楚雄的政見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