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2 / 4)

小說:大宋金手指 作者:噹噹噹當

妤凝視著他因為睡去而平靜的臉,心中覺得極是溫馨。她只願這一刻永不過去,自家大郎永遠如此,象個嬰兒般在她懷中沉睡就好。

然而,十五分鐘,不過是短暫片刻,當刻鐘到了九時二刻時,韓妤輕輕嘆了口氣,她懷中的趙與莒立刻驚覺,抬起頭來問道:“時間到了?”

“大郎何不多歇息會兒,便是有事,也有義學少年為大郎所用,何須凡事皆親歷親為?”韓妤忍不住勸道:“大郎身體要緊!”

“無妨,每日睡足八小時,已經是極奢侈了。”趙與莒活動活動脖子:“打盆水來我洗臉,然後要去試驗室,這試驗課,須得我親自上不可。”

如今仍然在鬱樟山莊地還有義學五期與六期共是一百三十餘人,其中六期的上午還要跟著先生學識字,而五期已經完成了識字課,兩年多下來,他們少的識字也在兩千以上,好的甚至有六千,已經能流暢地寫記錄與信件了。故此,趙與莒將他們上午的識字課改為試驗課,教他們一些簡易地化學、物理知識。此前畢業卻仍留在莊子裡的義學少年,只要未曾安排到職守的,也都會來旁聽。

鬱樟山莊中上下都是義學少年,故此趙與莒講的內容之中,已經可以出現一些驚世駭俗的內容。諸如大地為球形、萬有引力之類,有時還會做些化學、物理實驗。

若說前三期義學少年,趙與莒偏向於培養他們的管理才能,那麼後三期則偏向於理化技術。對於這些已經培養出學習習慣地少年而言。趙與莒開啟了一扇完全不同的大門。

“還有一年……還有一年。”趙與莒望著一雙雙渴求的眼睛,心中默默想。

五期少年將在今年四月前送往淡水,六期的也將在明年四月前送出,自那之後,鬱樟山莊……會冷清下來吧。

定了定神,趙與莒開始講課,當他看到坐在孩童之間地歐八馬時,微微笑了笑。歐八馬父子在流求花了近半年時間造出的玻璃器皿。給他帶來的絕對不只是財富。

東海海上,定遠號迎風破浪,帆揚如雲。數十隻海鷗圍著船桅杆繞飛,出歡快的鳴聲。

楊妙真站在船頭,這是她第二次來流求,她深深吸了口氣,海上的空氣裡帶著股鹽味兒,但是她很喜歡,這是一種寬闊無邊而且自由自在的味道。

定遠號左後方約五十丈,耶律楚材站著“章渝”號的甲板。也同樣深深吸了口氣。他已經聽得船上水手說了,馬上便能抵達此行地目地地淡水。

這些水手談起淡水時,神情都是極驕傲的,就象當初金國中都人談起中都一般,透著股居高臨下地味兒。耶律楚材旁敲側擊。自他們嘴中得到不少訊息,可是聽得的越多,他腦子裡便越覺著糊塗。

聽他們說,淡水不過是懸島在流求島上的一處據點罷了,流求耶律楚材是知道的,三國時吳國衛溫曾經到過,被為疫病驅走,想必是蠻荒瘴癘之地。水手們有的說淡水是七年前開始建的,也有的說是三年前,無論說的是多少時間。這懸島以淡水為據點時間都不長。

可在水手們嘴中,這卻是個泉州、慶元府都比不上地城市。

心中極是好奇,所以當船近淡水時,耶律楚材便登上船頭觀望。因為有孟希聲的交待,林夕對耶律楚材還算客氣,只要他不壞事,站在船頭的自由還是有的。

海面之上無法確定距離。耶律楚材只看到遠遠的海天之間。似乎有道白影,隨著“章渝”號接近。那白影也越來越大,越來越長,漸漸可以看出全貌來那是一座樹在山頂地石塔,與懸島的燈塔相似,想來也是起著燈塔功效。不過這石塔比懸島的燈塔要高大許多,不知是被什麼顏料刷成了白色,在陽光下頗為亮眼。再近一些,耶律楚材看出這塔有九層高,放在6地之上,也算得上是高塔了。

在塔下,是一座城鎮,被高二丈左右的城牆護著,城牆向兩週延展,依著地勢上下起伏,耶律楚材覺這城牆尚未完全竣工,還不具備防護之力。

城牆之內,是櫛比鱗次的房屋,這些房屋竟然無一是木結構的,至少耶律楚材眼中沒有看到金國和大宋常見的木結構房。

自城門處,一條白帶般的路向碼頭延伸過來,這路顯然又是用孟希聲口中所說的“水泥”鋪成的了,路寬應該有四丈以上,兩旁都種著樹,雖然還只是幼樹,又剛過年關,可這些樹都鬱鬱蔥蔥迎風搖擺。道路再兩邊,則是廣闊地良田,主要是水田,也有旱地,田中有三三兩兩的農夫在翻地。因為還不是農耕時節,所以耶律楚材見著的農人並不多。

“淡水!”耶律楚材心中既是驚訝又是歡喜,還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