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部分(1 / 4)

小說:大宋金手指 作者:噹噹噹當

注2:西元12o3年,秦世輔造鐵壁鏵嘴平面海鶻戰船;在船舷包裹上鐵甲。

注3:秦九韶在原本的歷史上於紹定四年考中進士,史載他為官時頗為“貪暴”,為人“喜奢好大嗜進謀身”,區區以為或許其人功利事業之心重了,故此有不恤民力之舉,而且因為先後投靠賈似道與吳潛,故為掌握歷史話語權地某些人不喜。( )

二九四、花開花落兩不同

“那秦九韶真是如此說的?”

博雅樓,只有趙與莒與胡幽二人對坐著,龍十二站在趙與莒身後,只是在胡幽進來時微微點了點頭表示招呼,然後就一本正經地公事公辦。在龍十二看來,似乎全天下人都有可能對趙與莒構成威脅,都是他要提防的物件。

“確實如此,陛下,此人倒是個趣人,在流求學了三年智學,卻非要回來走科舉之途。”

這幾年趙與莒在選拔官員上有兩個渠道,第一個也是最多的還是科舉,那些科舉出身的仕子,在升官之時仍然如同以往一般優先;第二個便是選擇流求學堂畢業的仕子,包括那些去流求進行中短期培訓的原來太學諸生,往往被直接任命為各部門的官吏。科舉畢竟還要三年一次,流求學堂年年都可以畢業,故此有些士大夫不無嫉妒地稱之為“蓬萊近道”,恰與“終南捷徑”相對應。

“唔……這個秦九韶倒是有幾分意思。”

事實上,秦九韶的名字趙與莒並不陌生,在後世他以一個數學家的身份被載入史冊,不過他現在手中擁有的精通算數的人物不計其數,一個秦九韶,而且還是年輕未長成版的秦九韶,並不放在他的心上。

“他還說要上書官家,提請劃定耕地數量,以律法定之,若不如此,則怕後世子孫有忘此。”

“便是立了法,後世子孫要忘還是一樣忘……”趙與莒口中如此說,卻點了點頭。

胡幽在這已經和他談了兩個多鐘點,鐵甲艦的事情早就談完,兩人正在聊一些近日的趣聞。胡幽便將自己在火車上的見聞說了出來,說完秦九韶之後,他將話題一轉,又轉到秋爽身上:“陛下,臣還在車上見著一個孩兒,那孩兒被秋爽救過一命。父母要請秋爽將自己的名字賜予那孩兒呢。”

“哈哈。”

這樣的訊息雖然很是簡單,卻讓趙與莒覺得歡喜,對於手綰天下的人來說,這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對於那些當事的百姓來講,這卻是了不起的大事。不過這件事情他不便去搶秋爽地風頭。問一問尚可,若是去下旨令秋爽賜名於那個小孩,未免將一樁趣事美談變成冷冰冰的政治意願了。

“官家。”

正在胡幽要告辭地時候。韓妤卻出現在門前。胡幽慌忙起身行禮。她點點頭。然後伸手從背後拉出來兩個小孩兒來。正是趙與莒最長地兩個孩子孟鈞與銀鈴。

雖然孟鈞乃是楊妙真所生。但楊妙真這個母親當得卻不是很合格。韓妤地性子。讓她更成功地扮演了一個慈母地角色。而且小孩兒們地啟蒙。趙與莒除了自己堅持抽出時間來外。主要靠韓妤韓妤有些綿軟。怕她鎮不住這些被老人寵壞了地孩兒。還要加下耿婉與謝道清才成。

趙與莒這般安排也是有所顧忌地。耿婉曾擔任過流求初等學堂地學正。謝道清為人方正守禮。她們三人聯合教育孩子。性子正好互補。也比較公平。

所教地內容當然不是什麼四書五經。而是所謂“智學”。識字、算數兩並舉。兼有手工、繪畫、歌唱等。趙與莒不僅想培養他們地學識。還想培養他們自己動手地能力。

“阿妤。怎麼了?”

看到兩個孩子中銀鈴抓著那個巨大的木船模型,趙與莒奇怪地問道,這木船模型是胡幽帶來的禮物,送給皇子公主們地玩具,完全按真的風帆船縮小而成,甚為精美。不僅是胡幽。凡是義學少年出身又獨當一面的人物,如今來覲見趙與莒時,都會為他地孩子們準備禮物。禮物不須要貴重,但一定是能增長見識與激孩子們興趣的。象胡幽這次來,帶的便是船模,而上回孟希聲來時,帶的則是適合小孩兒騎的腳踏車。

“兩個孩兒很喜歡大船,要見見造大船的人呢。”韓妤微笑著道:“瞧,這位便是造大船的人了。上去見禮吧。”

胡幽如何敢等皇子公主來給自己見禮。慌忙過來對著趙孟鈞與銀鈴深施一禮:“臣胡幽見過皇子、公主。”

“胡先生做我們的老師可好,教我們如何造大船。要能載人的!”趙孟鈞年紀雖小,人也很頑皮,但在楊太后有意無意灌輸下,見大臣時頗為成熟大氣,加上又與崔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