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勵耕戰的政策使秦國迅速強大,並開始把目光投向鄰國韓國,因為韓國位於秦國東出函谷關之後的交通要道,成為秦東擴的障礙。
當時秦軍作戰十分勇敢,被視為虎狼之軍。秦軍使用的武器十分銳利,箭鏃表面經鉻鹽處理,深埋地下二千多年,刃口仍十分鋒利。
面對強秦的威脅,韓國成了驚弓之鳥,都城數遷,然而這並不能躲避秦國咄咄逼人的攻勢。
為對付強秦,當時“合縱派”政治家蘇秦提出六個諸侯國聯合抗秦的主張。對此,秦國採納魏國人張儀的連橫策略,對其他諸侯國又打又拉。
公元前307年,秦國終於奪取了夢寐以求的函谷關。這時,大平原上肥沃的土地和物產開始暴露在秦軍面前。
慘烈戰事
當時,和秦國鄰近的魏國比較強大,公元前293年,韓魏聯手,同秦國在今天洛陽東南的伊闕一帶發生一場大戰。結果,秦軍殺死韓魏聯軍24萬人,韓國和其最重要的盟國受到秦國致命的一擊。
公元前291年,秦攻取了韓國中原重鎮,冶鐵手工業中心宛。短短一年後,在秦軍威脅下,韓國被迫割讓出大片沃土給秦國。
公元前266年,一個遊士向秦王提出“遠交近攻”策略,即秦國要想吞併天下,首先要滅掉韓國。
最失敗的間諜計劃:為秦國獻上了天下糧倉(2)
據記載,韓國從公元前403年立國到公元前246年的鄭國渠修建,共受到秦國較大進攻就有19次。從公元前265年開始,秦國每年都從韓國奪取土地。韓國就像秦國嘴邊的一塊肥肉,被一塊塊蠶食著。
公元前262年,秦軍取韓國重鎮野王,切斷了太行山上上黨通往新鄭的道路,逼迫韓投降。結果韓把上黨獻給趙國,引發了公元前260年的長平之戰,40萬趙軍被秦將白起活埋。
公元前249年,韓國處於崩潰的邊緣。當時,韓軍戰鬥力也很強,有“強弓勁弩皆在韓出”、“天下寶劍韓為眾”的說法,然而,在強秦進攻下,韓國被真正打敗了,將士屍橫遍野、百姓四散流亡,景象十分悽慘。
“疲秦之計”
面對強敵,即將亡國的韓惠王派出一個手無寸鐵的水利工程師鄭國,去說服秦國興修水利。在韓國看來,這是危難之際疲乏秦國,救亡圖存的好辦法。在當時,各國沒有常備軍隊,全民皆兵,而修鄭國渠這樣的大型灌溉工程,秦國要動用所有青壯年勞力,耗費大量財力和精力,這必然要影響到秦國統一戰爭的程序。韓國想借此求得暫時的安寧。
在當時,思想和科技非常開明,才俊們到異國獻計得到重用的遊士制度非常普遍。各國將水利作為強國之本的思想已經產生,對秦國來說,興修水利更是固本培元、兼併六國的戰略部署。當時秦國的關中平原還沒有大型水利工程,因此韓國認為這一計策最有可能被接受。
肩負拯救韓國命運的鄭國,在咸陽宮見到了秦國的主政者呂不韋,提出了修渠建議。當時秦王政年僅13歲,國家大政實際由相國呂不韋主持。商人出身、並非秦人的呂不韋一直希望做幾件大事來顯示治國才能,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韓國的建議與呂不韋急於建功立業的想法不謀而合,呂不韋當年就組織力量開始修建鄭國渠。
公元前246年,涇河邊成了當時中國最為壯觀的建設工地。當時修建者多達十萬人,鄭國則成為這項大工程的總負責人。
專家認為,秦國之所以在戰事不斷的關鍵時刻修建這一工程,是與關中的特殊地位分不開的。
關中不僅具有發展農業生產的優越條件,還是一個四面有天險扼守的安全之地。黃河從這裡折向東去,同東邊的諸侯國相隔開來。它的南、北和西面又有秦嶺、岐山、隴山形成的天然屏障,易守難攻,自古就有“四塞以為國”之說。
公元前316年,秦軍佔據四川盆地,有了除關中外的第二塊富庶之地。都江堰使成都平原變成天府之國,讓秦國看到水利對於國家強盛的巨大作用。當時秦軍主戰場在北方,成都平原的糧食很難運到,因此提高關中糧食產量極為重要。
遠古時候,涇河與渭河經常氾濫,給關中帶來大量肥沃的淤泥。但由於關中平原乾旱時有發生,上好的土地得不到充分開發。而鄭國提出的引涇河水澆灌關中的建議,正是秦國嚮往已久的事情。
鄭國設計的引涇水灌溉工程充分利用了關中平原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形特點,使渠水由高向低實現自流灌溉。為保證灌溉用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