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3 / 4)

小說:洪荒元符錄 作者:曾氏六合網

後一道真龍之氣。

不對!風燁突然想到一件事,伸手一點再度將命軌拿到手中仔細觀察。

帝摯?不是帝堯放勳?果然在帝堯之前還有這位帝王的存在嗎?是歷史的軌跡天命如此,還是人為而至?

帝摯。雖是帝嚳之子。不過當初赤松子不是告誡帝嚳了嗎?帝摯雖有帝王之相卻無帝王之才。要其另選繼承人嗎?

風燁再仔細一盤算也就明白了。真命龍子乃是放勳,但是在帝嚳入駐火雲洞的時候,那放勳才十一歲啊。一個十一歲的小孩自然也不能接掌人族。而帝嚳其餘兩子契和棄也不堪造就,比起帝摯還有所不如。那棄偏愛農道被神農看重,傳授其農藝而就此封神。契則喜愛兵戈之道,與內政之事無愛。所以也只有帝摯能夠接任大位了。

帝嚳沒什麼立賢的想法,至於將帝位再度傳回顓頊一脈。帝嚳也只能表示顓頊那一脈都不成器啊,比起帝嚳的幾個兒子還有所不如。不過顓頊那一脈也是厚積薄發,後來那顓頊的六世孫帝舜重掌帝位,那大禹王也是顓頊的後裔。

堯舜禹?提起那禪讓制,風燁也只有呵呵了。不知道何時起,那禪讓製成了堯舜彰顯賢德的一個功勳。

當初,少昊玄囂傳位與顓頊,顓頊傳位於帝嚳高辛氏,不也是不傳與子而另立賢明嗎?如果說玄囂與顓頊這類還是有些親緣關係乃是嫡親的叔伯侄。那麼,帝舜是帝堯的女婿,而且帝舜也是顓頊之後裔,那大禹的大鯀一脈也是顓頊所出,同樣是軒轅的後裔。所謂的禪讓制也就是在軒轅玄囂、昌意兩脈不斷交替罷了。

這麼算起來,帝堯值得稱道的禪讓恐怕也就是那位許由了。許由洗耳的典故還是很有名的。只可惜到最後,那帝位也沒有禪讓出去,那許由捨棄人主之位直接避世了,最後那帝位還是給了女婿帝舜。

不過據前世傳言,許由又為堯舜之師,也算是帝師一脈。那麼自己倒不妨提前出手點化一下,也算是為人族多一位賢人。想到此,風燁身上紅光一閃,一道化身便投入凡間,尋找許由去了。許由巢父,要是有機會碰到巢父一併點化就是!

然後風燁想了想,將帝摯的命軌留下,藉此來觀看人族的變化,看看那放勳如何才能替帝摯而主人族。而另一方面也是在仔細勘察赤縣神州的每一寸土地,來琢磨那大洪水的事情。

洪水對於人族來說,乃是莫大害處,雖然就此有了大禹王的不世功績,但是能夠將洪水的危害直接消除那不是更好?

風燁又再次靜坐九年,象徵帝摯的金色命線漸漸發生變化。人主之位消失了?不過帝氣仍在,看來是帝堯將他放逐了吧。風燁一邊想,一邊回憶前世所看的《史記》,幸好由於修行之法過目不忘,原本看過的東西也都清晰的浮現在腦海中。

《史記》中記載:“帝嚳崩,而摯代立。帝摯立,不善,而帝放勳立,是為帝堯。”

不過,看著命線風燁不由琢磨起來,這對兄弟還不錯啊!

放勳十五歲而封侯,足見帝摯對其之偏愛了,後來帝摯深感自身德行不夠,便禪位與放勳。而帝摯也由此而避居唐地,那裡可是唐堯氏的領地啊。這是軟禁還是優待?

其實也是風燁自己陰謀論了。在這個世界,那人主之位能夠源遠流長沒出什麼大的紕漏,軒轅的這些後裔和和氣氣的禪位,也是因為與軒轅等人在世有關。

這是一個仙神顯聖的世界,軒轅等人可不是就此身死了,而是避居火雲洞。要是後世子孫有所不德,他們自然也會降下靈感進行懲處。

至於帝摯和帝堯兩兄弟本來就感情不錯,帝堯十五歲時就被帝摯冊封為諸侯,享有封地,後來帝摯失德,荒淫無度,帝堯也只是將其放逐。不過這放逐也有說法啊,一般來說就算不殺,也是要放逐到那些窮山惡水去吧。放逐到帝堯原本的唐地這算什麼?要知道那唐地可是帝堯精心打理,民生淳樸,安居樂業,國盛繁榮,怎麼看怎麼是去享福的吧?

就算兩人是親兄弟,上面還有帝嚳這個老爺子,但是帝堯對帝摯如此,也彰顯兄弟二人的關係密切了。

帝堯身具烈山一脈血統,自此對於烈山一脈自然很是優待。至少那聽訞的配殿在火雲祠中已經重新被立了下來。

與帝摯時期一般,風燁一邊觀察帝堯的情況,一邊在推演洪水可能的源頭禍患。終於被風燁找到一點蛛絲馬跡,不枉風燁這一番辛勞。

姑射山是洪荒中那些女仙聚集之地之一,與西崑崙同樣以收攏女仙而聞名。姑射山中,除了姑射神女本人之外還有不少仙女在此,其中有一人名諱鹿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