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世子妃,有什麼了不起的?滿京底十幾二十個呢!我一個侍郎千金倒還比她稀罕些。換了我是她,才不會覺得這是體面。若她不是有個當貴妃的姑姑,早被世子納為小妾了!什麼好名聲?!哼,等我嫁進柳家,跟她成了親戚,一定要天天笑話她去!”
文怡對她的洩憤之語不置可否,只是看著她擦乾淨了淚痕,又叫踏雪端了洗臉盆來,為她重新杭洗,又勻了臉,然後整理屋裡的各色物件。等到柳顧氏來時,文慧表現得非常平靜,還面帶笑容地回答了柳顧氏的話,並請她替自己捎問候給柳東寧。文怡見狀,與蔣氏對觀一眼,都暗暗鬆了口氣,對於柳顧氏對自己的忽視,反倒沒放在心上。
接下來的日子裡,文慧一直都很平靜,似乎巳經接受了心上人將要娶仇家為妻的事實,只是私下還有些不甘心,時不時向蔣氏打聽婚禮什麼時候辦。蔣氏擔心她會鬧事,只說不知,同時又跟於老大人與顧大老爺說,文慧身侍還很虛弱,想讓她在家裡多養些時候,建議先定親,儀式不需大辦,只要請幾家交情比較好的人家過來吃酒就算了,省得女兒勞累了,病情會有反覆。
於老夫人雖覺得痘症這種 病,好了就好了,不可能會有什麼反覆,但女兒柳顧氏先前也說過不欲大辦,便也不反對,只是示意女兒,長幼有序,要先把柳東行與文怡的親事定下來,省得惹人閒話。柳顧氏答應了,蔣氏收到訊息,立即便向文怡報喜去了。
只是,就在文怡為這個訊息暗暗羞澀心喜之際,北方卻傳來了壞訊息:北疆告急,敵軍多次進犯邊境的村鎮劫掠,據說,他們已經集結起十萬大軍,逼近北望城。這幾次劫掠,不過是前奏而已。
京城內外一時間慌亂起來。
好象進展有些慢,應該加快了。。。。。。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疆告急
北疆敵國這次入侵,極有可能是因為受去年的旱情影響,整個北方的糧食收成都不佳的緣故。眼下正值冬值冬春之際,青黃不接,南方尚有肥沃的土地可以產出糧食,運往各地舒緩災情,但北疆的廣大荒蕪土地上,卻長不出多少糧食來,據說如今敵國連戰馬吃的草料都無法保證充足了。
鎮守北望城的一眾將領——其中就有滬國公府出身的小阮將軍——向朝廷上書,闡明瞭在邊境發生的種種現象與他們的分析,推測北國入侵是真有可能的,而且應該就在夏天到來之前發生。如今邊疆一帶的城鎮雖看著還算穩固,但隨著北國糧食進一步消耗,局勢便會越來越惡化,朝廷應儘快增兵北疆,加固防守,以防萬一。
訊息付出,不但朝廷上下一片肅殺,連京城內外也是小道訊息滿天飛,一度有謠言稱敵軍已經離京不足五百里了,鬧得人心惶惶的,甚至有富商人家信以為真,舉家收拾行李預備逃往南方,坊間的糧價也一時升到平時的三四倍,引發了更大的恐慌,皇宮中那位九五至尊為此大發雷霆,下旨嚴禁朝廷官員與各部院洩露北疆軍情,更禁止任何人在京城傳播謠言,違者立斬,無需送官審訊。如此接連砍了七八個人,情況才稍稍有所緩解,加上羅家等一眾皇商從南方緊急運來了大批米糧,平抑糧價,市面上漸漸恢復了平靜。但即使如此,京城裡的官民仍舊抑制不住心頭的恐慌,紛紛在麼底下探聽最新情況。
北疆離京城雖遠,但因為從京城邊上流過的淮江,源頭就在北疆,從北望城南下入京,通常只需坐船順流直下走上十來天即可,一旦敵軍奪得北望城這個重鎮,要撞牆住他們向京城進發,困難就大大增加了,所以北疆的安定對京城中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在這種情況下,不但皇帝日日急召兵部官員與一眾閒賦在家的將領入宮商討對策,連一般的官員與富貴人家,也開始想方設法攀上家中有武將的人家,好探聽邊疆的最新訊息。
侍郎府裡,顧大老爺因為身為文官,不在兵部任職,又為了女兒的“病”年前一直造假的關係,沒能獲得機會參與到進行的商討中去,加上現在還在新年裡,衙門尚未開衙辦事,他甚至連藉著職務之便去打聽訊息都做不到,便不由得焦急萬分,連長子備考這樣的大事,都被他暫時拋諸腦後了,每日都坐著轎子四處串門,或是派出得力的小廝滿京城亂竄,想辦法打聽最新資訊。
文怡也沒閒著。她還記得前世的經歷,因為身處南方的平陽的關係,她已經不記得朝廷是幾時與敵軍開戰的了,但還記得今年夏秋季節時,北疆會有幾次大戰,雖有險情,朝廷的大軍卻還是成功地抵擋住了敵軍的侵襲。她甚至還記得,柳東行就是在這幾場大戰裡立下功勞的,因此才會在年紀輕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