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她辛苦了半輩子,也該好好享享福了,不過我若勸你讓她回家榮養,你難免要多心,索性都由你做主就是。”
柳東行二話不說就答應下來:“行,就交給我吧。”
文怡又道:“七哥的事,你也別放在心上了。我是正主兒還沒說什麼呢,你倒先替我出頭了。他從前雖頑劣些,如今對我倒沒什麼不好的,而且他的性子直率,反比別的兄弟好相處些。況且民亂那一回,他也吃不少苦了,如今漸漸地改了許多,你若不想與他親近,冷淡些便是,也別特地設什麼陷阱。”
柳東行笑著點頭:“既然是娘子有命,為夫自當遵從!”
他們接下來又去了上官將軍家,略說了一會兒話,便回家去了。因為明日要去顧家赴宴,盧老夫人便提議今圞晚在家中擺一桌酒菜,慶祝重陽佳節,一家三口和樂融融。與此同時,學士府那邊的氣氛卻完全相反。
柳復回家後,得知柳東行夫圞妻來過,還很快就走了,當即沉下了臉,接著又從次子那裡得知了事情始末,便再也忍不住了,直接衝著柳顧氏發火:“東行來了你怎的不派人給我送信?!再不然也可以讓他到前院去坐著,叫兒子們去陪他說話。東俊趕過來,你還當著東行的面把人趕走了,誤了我的大事,你什麼時候才能消停些?!”
柳顧氏被他罵得眼淚都冒出來了:“老圞爺說的什麼話?你去訪友,又不曾告訴過我是去哪一家,我往哪裡送信去?況且我叫了東行兩口子進來說話,也是為老圞爺留客的意思。有東寧陪著,東俊在不在又有什麼要緊?你有什麼正事要吩咐東行,東寧也一樣可以轉告呀?老圞爺,東寧才是你的嫡長子,你怎的就只聽東俊那小子的讒言?!”
柳復氣得渾身發圞抖。東寧雖是他嫡長子,但對俗務朝事一概少理會,反而東俊雖是庶出,年紀又小,但對朝中的事更清楚。他要跟東行說的話,東寧一無所知,東俊倒還聽說過一點。他也不想越過嫡子看重庶子,但也要嫡子能幫得上忙才行啊!
想到明日在顧家,還有與東行見面的機會,柳復什麼也沒說就摔手走了。柳顧氏哭了半日,怨氣卻更深了,聽得外頭丫頭報說文嫻過來向她請安,她目光一閃,重重地哼了一聲。
第三百零一章 冤家路窄
重陽當日,東行與文怡大清早便起來了,陪盧老夫人吃過午飯,文怡又略料理了幾件要緊家務,一家三口便齊齊坐車騎馬往侍郎府去。
他們到得比別的客人都早,顧大老爺還不曾從朝上回來呢,文賢倒是向翰林院請了假,只是吃過早飯後,便趁著客人還未到,帶著妻子葛氏回孃家請安送禮去了。因此盧老夫人與文怡夫妻倆一進侍郎府的大門,門房便急急將訊息報到了內院蔣氏處,蔣氏忙命人去叫了次子文安,然後扶著丫頭,快步走到二門相迎。
相互見過禮,文怡攙著祖母盧老夫人在蔣氏的陪伴下去了於老夫人的院子,東行則由文安相陪,到前院大書房說話去了。
說來也巧,不年春闈時,原有幾個平陽籍舟舉子赴京趕考,當時曾在侍郎府借住過一段日子,後來為了避嫌,都在開考前撼出去了。
當中有人順利考得功名,各自奔了前程,但也有人名落孫山,滯留在京中,苦讀備考下一科。不知顧大老爺從哪裡聽說了這個訊息,便派人把他們都接進府中,一日三餐供養,又提供書本紙墨,只讓他們安心讀書,說自己身為平陽人,本就有提攜家鄉子弟的責任,讓他們不必在意。因此眼下侍郎府裡頗有幾個平陽舉子,今日主家無人,便被請過來作陪,提起顧家大老爺,人人都稱頌不已。
柳東行面上帶著和氣的微笑,聽著那幾名舉子的恭維之語,時不時點頭應和兩句,眼角卻瞥見坐在對面的文安臉上有不屑之色一閃而過。
他微微一笑,心中敞亮。
顧大老爺會把這些平陽舉子留住家中,免費供養其學業,用意不言而喻,他大概也發現了吧?從前他在朝中有柳復支援,即便人脈不廣,也沒什麼大礙,照舊做他的官,但一朝柳復失勢,形勢就會急轉直下了。他與東平王府的關係更疏遠,暫時還沒受到連累,因此地位還算穩當,但只要柳復真的被拉下馬,他身為柳家姻親,必定會受到牽連。
兩家的親密關係是人盡皆知的,此時不好明著翻臉,但否大老爺也需要考慮退路了。
他已經做到正二品侍郎的高位,估計很難再往上升了,若是有朝一日退下來,其嫡長子文賢目前還只是區區翰林院編修,要熬出來,還要等上許多年,而其嫡次子文安似乎自民亂後便棄了文舉,無心讀書,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