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部分(3 / 4)

文怡再勸了幾句,都勸不動,反叫祖母數落了半日,怪她太重孃家人,忽視了夫家的想法,到得後頭,只得無可奈何地答應了。

晚飯前,柳東行才從外頭回家,聽文怡說起這件事,便道:“這有什麼要緊?你就依了她老人家吧,有羅家商行的人照看祖母這一路自會平平安安、舒舒服服的,何必讓她隨我們恆安康南地折騰?再者,等我們到了康南,安頓下來,你愛接她過來住多久,便接她過來住多久,甚至可以把你弟弟妹妹也一併接來。平陽離康城是一日水程,康南離康城卻要近得多了,你不是說你六哥想在康城書院讀書麼?索性把他們兄弟都送去,以後他捫兄弟姐妹見面方便,你也可以跟他們多親近,與此同時,顧氏族中再有什麼麻煩事,你們也都離得遠遠的,不必理會了,豈不清靜?”

文怡聽了,轉憂為喜:“我怎麼就想不到呢?果然清靜。”這麼一想,即便是在康南待一輩子,也成了好事了。她細細盤算一遍,笑道:“這法子好!祖母先回去也行,到了顧莊家裡先歇幾日然後再安排兄弟們讀書的事,家裡的產業也要過問呢。等這些瑣事都料理完了,咱們也該到了,正好打點行裝,借送兄弟們南下康城讀書的機會,一併搬過去!我寧可在康城買個宅子讓祖母與兄弟妹妹們住,也強似叫他們獨自待在顧莊裡受氣強。”

想到就做,文怡立時起身往外走:“我去找祖母商量,看能不能先送信回去,叫仲叔先去康城尋合適的宅子,若是有好田地,一併買了也罷。”

柳東行笑著將她拉回來:“你也太急切了,聽風就是雨的。這會兒南邊剛剛秋收完,正是秋播的時候,誰家肯將地賣給你?”

文怡醒悟過來,有些不好意思:“說得也是,我竟一時忘了。”又道:“先前總說要在京城附近買兩個好莊子的,一直沒挑中,竟拖到了今日。如今一想,倒也歪打正著了。

若是我們買了京城的莊子,又要去南邊做官,哪裡有這許多人手可留下來看守產業?倒不如去了南邊再說。東江太平江一帶的土地肥汰著呢,一年兩熟,可比京城的地強多了。”

柳東行笑道:‘我卻是不巧了,在山南鎮置的產業,等於白置,蕭師又一直不肯上京,難道真要拋荒不成?”

文怡笑道:“這有什麼?你若是想留著,那就留著,不是有人替你打理麼?若是蕭老大夫執意不肯來,咱們至了平陽,再給他在平陰一帶置辦個小莊子算了,到時候,隨他愛在那裡養老都行。”

柳東行摟過文怡:“既如此,為夫就都女給娘子了請娘子多多用心,替**辦了吧。”

文怡微紅著臉,笑著應了,丫頭們來報說晚飯已經備好,盧老夫人那邊催呢,她忙拉起柳東行往西廂房走,腦中卻有一個念頭一閃而過:“東行方才出門,到底是去哪裡了呢?”只是柳東行餓了,一路上就在唸叨著今晚有什麼好菜,她心裡好笑,便將這個疑問拋開,加快了腳下的步伐。

只是文怡一直沒把這個疑惑記起來,因為吃完飯後,盧老夫人便跟他們商量起接下來三個月的行程。最後決定,為了柳東行升遷一事,家裡要擺酒請客,只請幾家親近的人家與親戚,再跟李羅兩家多見幾回面,然後盧老夫人便要趕在深秋之前出發,先行出船離京南下。

羅家商行有載貴客的大船,比貨船舒適多了,按例是十日一艘,若是不能趕在九月二十日那天出發,再往後就要到十月初一了可那時候北方天氣已經轉冷,盧老夫人年紀大,又長年習慣了在溫暖的南方生活,加上走水路回平陽至少要二幹來天的功夫,為了讓她路上過得舒適些,不好再往後推了。

而東行與文怡,則需要在十月中之前料理完京中一切事宜,儘量趕在十一月前出發,先走水路,到了泰城再轉陸路往恆安,然後在恆安待上半個月,祭拜先人、修修墓,再走走親戚。但那時候,江水多半已經凍住了,倒不好再坐船!只能騎馬坐車,費時更久,因此不好留在恆安過年,須得趕在年前抵達康城。柳東行的意思是,若是能在年前趕到康南接任,等到衙門封印之後,正好有空陪文怡回平陽孃家過年。等過完年,全家人一併南下康城,正好趕上書院開學。

盧老夫人與文怡都司意了這個計劃,興致勃勃地討論起要帶些什麼禮物回老家去了。柳東行見她們說起了衣服料子毛皮什麼的,不由得苦笑:“祖母與娘子慢聊,我先去書房看一會兒書。”盧老夫人盯了他一眼,文怡掩口笑道:“相公是不耐煩聽這些瑣事的,你就去吧,這裡有我呢。”柳東行一臉訕訕地,作了幾個揖,方才退出去了。

到了外書房,他收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