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六十分之一,但要在這麼小的土地上,安排這個國家四分之一人口的居住和生活卻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在漢江兩岸,佇立著一片片略顯陳舊的高層公寓,那是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隨著首爾人口的極度膨脹而興建的。這些建築都是大批次工業化製造的產物,造型雷同,『色』彩的搭配也完全一致,都是淺灰、暗紅和暗綠三『色』的組合。如果湊近了觀察,還可以看到幾乎每套公寓的裝修都是一模一樣的。這種實用第一、美感和個『性』居次的建築風格,並不僅僅體現在首爾的民用建築上。
在銀行與大企業總部密集、號稱“韓國曼哈頓”的汝矣島上,除了249米的“韓國第一高樓”63大廈,並沒有什麼超高層的宏偉建築。要想在這裡看到其它諸如香港或者是新加坡那樣嶙峋突兀的都市景觀,肯定會大失所望。對於已經在北海見慣了高樓大廈的向日來說,即使是63大廈,也不會引起太多視覺上的衝擊。而這裡寫字樓的豪華程度,也遠不及北海的那些同類建築。
向日看得興致缺缺,幸好加長版轎車很快在一間豪華的夜總會『門』前停了下來。
在金鐘成和千明鶴的引領下,向日跟著進入了